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行业 › 迷恋比特币的区块链依然稚嫩

迷恋比特币的区块链依然稚嫩

孟永辉
5 年前行业

文/孟永辉

 

最终,比特币被美国承认被证明是一则假新闻。虽然如此,这则新闻同样引发了币圈的一片狂欢,比特币的价格同样一路走高。有人将这则假新闻定义成为比特币真正开始回归主流的开始,而我更加认为,此次乌龙事件更加折射出来的是比特币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此后,比特币与实体经济的交汇点将无限延长。

 

如果真的如此,对于币圈来讲,无疑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区块链的拥趸者而言则再度证明了当初他们选择区块链精耕的前瞻眼光。随着区块链被列为新基建,至少在我国的区块链市场上,未来将会是区块链+实体产业的天下。一个以区块链为手术刀的实体产业的再升级时代将会来临。

 

现在的区块链市场呈现出来的是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状态。一方面,头部的科技巨头们凭借他们的先发优势,不断强化自身在技术上面的领先优势;另外一方面,新入局的玩家依然还在生死存亡之间艰难抉择。深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其实,区块链技术尚未真正开启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才是根本的症结所在。

 

当区块链的场景尚未真正打开的时候,就意味着它随时都有再度陷入数字货币怪圈的可能性。另外,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单一同样无法让它建立一个类似互联网的生态圈,它的发展基本上也是依靠外部输血来实现,自我造血的可能性极低。因此,现在困扰区块链行业发展的难题不是技术研发的问题,而是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何平衡的问题。

 

技术与应用脱节,区块链依然自嗨

 

我曾经和一些区块链的从业者进行过交流,几乎每一个区块链的玩家都在向我强调他们的技术是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先进,但是,谈及这些技术如何应用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一筹莫展,甚至还有很多人会走向发币或者ICO的死路上去。这是不健康的行业发展状态。按照理想的状态,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应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才是健康的。

 

为什么区块链的研发和应用之间存在如此严重的脱节呢?很多人将问题归结到流量的瓶颈上。对于很多的区块链玩家来讲,他们既没有大量的B端用户,又没有大量的C端用户,最终让他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区块链技术缺少了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于是,我们看到现在的区块链市场上,很多玩家仅仅强调技术,忽略了应用环节的探索,最终所谓的区块链变成了他们一厢情愿的自嗨游戏。

 

在我看来,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着区块链的未来和方向。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上的应用看到一些端倪。你看,现在火爆的数字货币,有哪些不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发展起来的呢?数字货币尚且如此,如果我们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更加广阔的实体经济领域里,得到的结果或许要比它在数字货币上得到的结果要多得多。

 

因此,真正困扰当下区块链发展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难题。说到底,其实还是技术难题。因为一旦区块链的技术能够像互联网技术这样成熟和先进的话,它的应用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我们忽略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仅仅只是一味地自嗨,那么,所谓的区块链技术依然要回归到自嗨的层面。即使是经历了监管的洗牌之后,区块链的发展依然无法真正进入正轨。

 

打开应用场景,区块链成熟的开始

 

纵观区块链市场上的头部玩家,无一不是实现了技术与场景同步发展的玩家。蚂蚁区块链如此,腾讯区块链如此,百度超级链更是如此。很多人把区块链跳出数字货币的怪圈看成是区块链真正成熟的开始,而我更加愿意将打开应用场景看成是区块链真正成熟的开始。因为只有打开了应用场景的瓶颈,区块链的发展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源泉。

 

我们看到头部的区块链玩家多半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应用到自身现有的生态体系当中,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深度改造业已形成的产品形态。蚂蚁区块链的食品溯源、百度超级链的版权保护、腾讯区块链的区块链+文娱,其实都是基于自身的业务本身来进行的场景应用上的探索。很多人将他们的区块链技术看成是联盟链,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链。尽管如此,但是,至少他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区块链的应用还需要再度被打开,再度被深化,真正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个领域或者一个体系当中,而是可以拓展到一个更大的生态体系当中,让更多巨头之外的元素加入其中,这个时候,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真正告别孤立与狭隘,真正进入到一个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当区块链有了流量基础之后,当区块链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某个领域或者某个生态的时候,它的发展才是真正成熟的时候。

 

在这样一个应用场景尚未真正打开的时候,我们简单地把它与区块链的成熟联系起来其实是有些操之过急的。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应当是在每一个行业,甚至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开始出现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真正成为基础设施的时候。

 

说到底,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持续打开和深化并不仅仅只是在技术上,更加需要建构一个不同玩家相互认同,相互包容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不同类型的区块链技术,不同公司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有效衔接,这个时候,应用场景才能真正形成一个生态。如果我们在此刻再去说区块链技术成熟的话,其实才算是区块链技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可见,真正建构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的应用场景,才是区块链真正成熟的开始,现在我们看到的应用场景,仅仅还处于一个相对初级的萌芽状态。

 

止步不前,关键或许并不仅仅只是技术

 

同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异常笃定不同,对于区块链的未来,很多人依然是迷茫的,手足无措的,还有人是自嗨式的。所以,当很多人将区块链的迷茫归结为技术的时候,其实,真正困扰区块链发展的或许并不仅仅只是在于技术本身。

 

有关区块链的方向尚未形成共识。尽管经历了监管的洗礼之后,人们对于以区块链为噱头的发币或者ICO已经认识得非常透彻,但是,有关区块链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人依然是迷茫的。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数字货币带来的爆富的迷恋,还有对开启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望而却步。

 

这同样反映出人们对于区块链的发展方向尚未真正形成共识。虽然很多人都在夸耀自身的区块链技术,但是,很多人时候他们把技术当成了获取资本和流量的手段,而不是把技术当成了开启新应用场景的钥匙。在这个背景下,区块链的发展必然会面临抉择和犹豫的情况,区块链的发展便开始陷入到止步不前的状态里。

 

有关区块链的定位尚未真正明确。一个行业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现在的区块链行业并未真正形成这样的状态。从当下区块链的发展状态来看,区块链行业缺少一个真正衔接行业上下的中心环节,最终让区块链行业变成了一个上下割裂的存在。

 

对于区块链的企业来讲,他们则是在拼命地进行着技术的研发,场景应用的探索;对于主管部门来讲,他们则是在对区块链的发展进行引导。从表面上看,这是非常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更加需要一个可以将产业上下游打通的存在,以便让区块链的发展和运行更加高效。这就涉及到有关区块链行业内部各种角色的定位,当他们真正确立的自身的定位之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高效运转。

 

有关区块链的运行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为什么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如此快速?就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较为合理且高效的运行体系,在各个流程和环节,我们都可以找到对应的闭环。反观区块链行业,即使是一些头部的企业都没有真正跑通商业闭环,大多数依然在依靠外部输血来维持区块链项目的发展。

 

当区块链尚未真正形成一个协调、高效的运行体系的时候,它的发展其实是相当初级和原始的。一旦外部的输血停止,这些表面上看似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区块链技术,其实随时都有倒下的风险。所以,真正建构一个涵盖尽可能多的玩家,尽可能多的流程和环节的生态运行体系,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运行体系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单个的区块链玩家,还包含不同的区块链玩家之间以及区块链玩家与更高层面的监管部门之间。当有关区块链的运行体系真正跑通的时候,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真正告别幼稚,走向成熟。

 

可见,人们对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迷恋,其实从另外一个层面折射出来的是人们对于区块链未来的迷茫。认清其中的原因,找到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和方法,才是区块链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电商百亿补贴下的手机商家:啥时候是个头?
上一篇
上线批发业务,意在反制淘宝特价版,拼多多的希望可能要落空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7万亿服务零售市场,未来十年最大的内需增量
  • “流量场”进化“价值场”:抖音+汽水音乐构建“人歌共生”新生态
  • 618战况揭晓,TCL又是最大赢家?
  •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 DeepSeek、豆包向左,盘古大模型向右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道总有理
燕观耘:华为“煤老板”VS小米“穷粉”?科技圈的标签暴力何时休
科技四少
潮玩疯狂,但游戏公司做不了“泡泡玛特”
道总有理
多年以后,互联网中厂开始重新“找爸爸”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孟永辉
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辉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