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团与京东在外卖的战场上打得火热,淘宝同样也加入到了外卖大战的战局之中。
同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我们都知道,以往在打车领域里,同样也出现了不同的互联网巨头们投身到打车战局里的情况。
这些原本市场格局业已确定的行业,现在有重新燃起了战火,曾经的市场格局开始被打破。
虽然互联网玩家们重新在外卖、打车领域里开始了一场大战,但是,现在的这样一场大战,同以往我们所看到的外卖、打车领域里的大战,早已有了本质性的区别。
认识到这样两场大战的异同,而非仅仅只是将两者等同起来看待,或许才能真正把握这样一场外卖大战背后的逻辑。
存量时代业已到来
如果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外卖大战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它更像是玩家们争夺流量的竞争。
在这样一个阶段,比拼的是玩家们占据市场的速度,资本支撑的持久度。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那些但凡是找到了市场与资本同频共振的玩家,才真正实现了自我的快速崛起,并一举确立了自身在市场当中的优势地位。
我们看到的美团、饿了么,无一不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突出代表。
当流量见顶,特别是当外卖市场被瓜分殆尽,单单凭借以往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这才是外卖市场的战争开始偃旗息鼓的关键原因所在。
然而,虽然以往的模式和打法开始失效,但是,这并不代表外卖市场早已不再有任何改变的可能性。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京东、淘宝杀入到了外卖领域里。
如果我们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外卖大战看成是一场流量之战的话,那么,现在正在开启的这样一场新的大战,则是一场存量之战。
对于玩家们来讲,真正考验它们的,不再是攻城略地的能力,不再是抢占市场的能力,而是如何在业已确定的市场里,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并且真正获得新的增长点的能力。
因此,如果我们寻找外卖大战背后的逻辑的话,真正意义上的存量时代已经带来,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真正考验玩家们的,不再是对外扩张的能力,而是考验玩家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善产业,提升产业的能力。
换句话说,在存量时代,对于玩家们来讲,如何实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如何给产业带来本质上的升级,如何给用户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才是真正保证它们可以在这样一个阶段制胜的关键。
产业互联网时代业已到来
当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脚步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产业互联网的身上。
然而,虽然玩家们看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但是,受制于商业模式以及市场竞争态势的不确定性,真正能够将产业互联网做到实处的玩家,可以说,少之又少。
在很多情况下,虽然玩家们表面上宣传自身在进行产业互联网的布局,但是,这通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非真正做产业互联网。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玩家们依然还是以平台和中心,规模和效率为终极追求的。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玩家们依然还是以这些标准来进行产业互联网的落地和实践,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
原因在于,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其实是以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
更为确切地说,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其实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平台和中心的。
当外卖大战开始再度点燃战火,特别是当玩家们开始更多地将自身看成是一个外卖的一份子,而非是一个外卖的平台的时候,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的是,外卖平台与外卖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由此所衍生出来的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
美团和京东之间的大战,其实更多地是一场比拼自身与外卖产业的结合深度的大战。
无论是对于美团也好,还是对于京东也罢,想要在这样一场全新的大战当中获得胜利,最为重要的一点,并不是它们的市场规模,而是比拼的是谁能够给外卖产业带来本质性的升级与变革。
在这样一个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外卖平台,其实是不存在的,它们都是外卖产业的一份子。
只有那些在这样一场大战当中,找到了自身与外卖产业的结合点,并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去平台化和去中心化的玩家们,才能真正获得胜利。
产业为王的时代业已到来
看似市场格局业已确定的外卖战场上,之所以会重燃战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外卖行业,其实都需要一场变革。
如果我们将以往外卖市场看成是一个以互联网平台为主导的时代的话,那么,当外卖市场再度重新燃起了战火,真正意义上的以产业为王的时代业已到来。
所谓的以产业为王的时代,其实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平台方和外卖行业正在开启一场全新的升级。
对于平台方来讲,它们应当不再仅仅只是拘泥于做撮合和中介,应当不再仅仅只是拘泥于做平台和中心,而是需要实现自身的升级。
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它们对于骑手们的社保的完善上,而且还体现在它们对于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重塑和再造上。
对于外卖平台方来讲,它们如何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外卖产业之中,它们如何尽可能多地与外卖产业结合在一起,而非仅仅只是做一个第三方,才是保证它们可以在这样一场全新的战局里制胜的关键。
对于外卖产业来讲,它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绿色的外卖产品的需求的方式和方法。
说到底,它们需要进行一次产业升级,从以往仅仅只是满足人们「吃得到」的需求,转变成为满足人们「吃得好」的需求。
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外卖方,说到底,其实都是以产业为主要竞争阵地的,而非是以往的以用户为主要竞争阵地的。
对于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玩家们来讲,如何给产业带来本质上的升级,如何给产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而非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用户和市场规模的身上,才是保证它们可以真正在这样一场新战局里获胜的关键所在。
总之一句话,用户为王的时代业已过去,产业为王的时代业已来临。
写在最后
看似格局确定的外卖市场,再一次重燃战火。
透过外卖市场的这样一场大战,我们更多地需要看到的是,这样一场大战背后为我们展现出来的产业进化和迭代升级的内在逻辑。
前有打车市场,现有外卖市场,似乎所有的产业都值得我们重新再做一遍。
其实,透过这一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对于每一个想要在这样一个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如何找到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才是真正可以保证它们可以在这样一场新战役取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