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人杀入腹地,最好的防守就是攻入对方的根据地。美团的棋局,不应只在外卖的“楚河汉界”上,更应在零售电商的广阔战场。——编者按
2025年的夏天,中国互联网的战火比天气更加炽热。京东、阿里携千亿补贴重兵压境,直捣美团外卖腹地,一场惨烈的“三国杀”在即时零售领域白热化上演。
一时间,美团似乎陷入了被动防守的泥潭,疲于应对家门口的战争。然而,战争的艺术在于打破常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当对手在你最核心的领地放火时,最有效的回应不是增派救火队,而是率领一支奇兵,直捣对方的大本营。
美团的破局之路,或许不在于如何守住外卖这片红海,而在于如何将“美团闪购”这把尖刀,更深、更快、更狠地插入传统零售电商的心脏。现在,是时候从防守转向进攻,将战火烧到对岸去了。
把战火烧到对岸去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的外卖补贴大战是一场典型的“绞肉机”式消耗战。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三大巨头投入的补贴已达千亿级别,换来的是订单量的飙升和利润的蒸发。然而,这种建立在补贴之上的繁荣极其脆弱。外卖业务本身利润微薄,用户忠诚度极低,消费者永远会追随下一个“0元购”和“大额券”。
在这场战争中,美团虽然拥有市场份额优势,但面对资金实力更为雄厚的阿里和决心破釜沉舟的京东,单纯的防守性补贴无异于慢性失血。正如分析指出的,这是一个技术壁垒低、用户易流失的赛道。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这场无休止的拉锯战中,只会拖垮自己的核心业务,正中对手下怀。美团需要的是一种非对称的战术,一种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攻击对手软肋的打法。
美团的这把“矛”,就是已经初具规模的“美团闪购”。2025年4月15日,美团正式将闪购业务升级为独立品牌,并打出“30分钟送万物”的口号。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品牌升级,而是一次深刻的战略跃迁——从一个基于“本地服务”的平台,向一个基于“本地供给”的电商平台进化。
即时零售,这个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的赛道,正是美团攻击传统电商的完美切入点。它用“分钟级”的配送效率,对传统电商“天级”的物流体系构成了“降维打击”。当消费者需要一根数据线、一盒面膜、甚至一件应急的衣服时,他们想到的是“马上到手”,而不是“等两天快递”。这种即时满足的需求,是阿里和京东的传统B2C模式难以覆盖的软肋。
“美团闪购的本质,是用本地供给+即时配送,重构零售行业。它不再仅仅是“送外卖的”,而是正在成为一个能满足你任何即时需求的“身边的大仓库”。”
美团、阿里、京东的“矛”与“盾”
要赢得战争,必须清晰地评估三方的优劣势。
美团最大的王牌,就是这套经过外卖大战千锤百炼的即时履约体系。它拥有行业最低的单均履约成本、最高的配送密度和最快的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外卖这一高频业务,在用户心中种下了“急、快、马上到”的强烈心智。当这种心智从“点餐”迁移到“购物”时,其爆发力将是惊人的。
阿里和京东的优势同样明显:一是“货”的优势,他们拥有数以亿计的SKU,覆盖了从奢侈品到日用杂货的一切,这是美团短期内难以企及的;二是“钱”的优势,他们拥有更雄厚的资本,可以支撑更持久的补贴战;三是“流量”优势,淘宝和京东主站本身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然而,战争的胜负手往往在于“频率”。外卖和即时零售是日度甚至小时度的高频需求,而传统电商购物是周度或月度的低频行为。美团完全可以利用高频的即时零售,不断蚕食、渗透和转化低频的电商用户。每一次“30分钟达”的完美体验,都是在削弱用户等待“三天快递”的耐心。这正是美团发起进攻的底层逻辑。
更重要的是,美团主动杀入零售电商,把火烧到对岸,必然会将目前在隔岸观火的抖音、拼多多等企业也拉入混战,而搅乱了这一战局才能给美团生长和喘息的空间,更有甚者美团通过这一战重塑中国零售电商格局也未可知。
尽管挑战重重,但正如毛主席所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美团若能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自身在履约、用户、商家方面的优势,完全有可能在零售电商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
兵行险着:从“闪购”到“电商”的惊险一跃
当然,主动进攻并非坦途,而是兵行险着,美团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这难么?肯定难!难?就不做了么?
将战火烧到电商领域,意味着需要投入新一轮的“百亿补贴”。这对于正在承受外卖战压力的美团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务考验。如何精准、高效地投入补贴,避免陷入新的烧钱泥潭,是其首要难题。
从餐饮、快消品到3C数码、服饰美妆,这背后是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供应链积累,能否平滑地迁移到更复杂的标准品电商领域?这需要时间、资本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在零售领域,“快”本身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当用户购买一部手机、一瓶急用的化妆品或一份给孩子的生日礼物时,“30分钟送达”的确定性体验,足以颠覆其对传统电商“漫长等待”的认知。这不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消费场景和用户心智的重塑。美团闪购正是这一战略的先锋部队,其“30分钟万物到家”的品牌定位直击传统电商的痛点。
如何让用户在想买一部手机、一双鞋时,第一时间想到美团?这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市场教育和品牌重塑运动,打破“美团=外卖”的固有认知。例如,美团闪电仓实现某大牌口红售价218元(其他电商平台售258元次日达),且2小时送达,将直接击穿传统电商的“价格-时效”平衡。
最后,任何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可能引来监管的关注。此前监管部门已多次约谈平台,要求规范竞争。如何在规则的边界内发动攻势,考验着美团的智慧。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战争已经打响,退守没有出路。京东和阿里已经用行动表明,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外卖,而是整个本地生活服务的高频流量入口。美团如果继续在外卖的围城里被动防守,最终只会被慢慢耗尽元气。
将“美团闪购”品牌独立,只是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接下来,美团需要更坚决、更迅猛的行动。它应该毫不犹豫地在零售电商领域掀起补贴的浪潮,用自己最擅长的地面部队和闪电战术,去冲击对手最稳固的后方。这场战争的终局,将不再是谁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谁能重新定义“零售”的边界。
对美团而言,这不仅是一场生存之战,更是一场决定未来十年格局的命运之战。是时候,让战火在敌人的大本营熊熊燃烧了。
作者:贾诩
编辑:尼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