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其它 › 滴滴拥抱AI,更近了一步

滴滴拥抱AI,更近了一步

产业深观
1 小时前其它

 

 

AI,正在开启一场对于传统业务的重新建构。对于每一个玩家们而言,它都是一个不可缺席的新盛宴。用AI的方式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业已成为了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课题。作为移动出行的头部企业,滴滴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日前,滴滴宣布开启公测AI出行助手“小滴Beta v0.8版本”,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可以预见,随着滴滴的加入,AI的新餐桌上又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玩家。此举不仅会对滴滴现有的业务造成正向的影响,甚至还将会拉开AI改造移动出行的序幕。未来,以AI为切入点,我们还将会看到更多以AI为出发点的现象的发生与落地。对于滴滴而言,有了小滴,无疑将会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服务能力,为广大的乘客提供更加优质且全面的服务。

 

据悉,小滴在滴滴派单系统上,通过智能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用车方案。小滴支持语音和文字输入,交互、操作简单。用户对小滴说出需求,例如“明早送家人去机场,派一辆空间大、服务好的新车”“送我母亲去医院,希望车稳一点,尽量宽敞”,小滴便会结合时间、路况等实时信息,整理出匹配用户需求的最多3个车辆选项,由乘客手动确认后通知司机接驾。

 

对于滴滴而言,当拥抱AI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生,一场以AI为主导的新发展正在开启。在全面拥抱AI的道路上,滴滴更近了一步。

 

一

 

对于移动出行行业而言,新的变革,正在发生。同样地,这样的场景,也在其他的领域发生着。如果对于正在发生着的这样一场变革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用新的技术、模式来优化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出行新需求,提升效率,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随着AI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场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以AI为切入点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无疑成为了每一个玩家都必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

 

对于滴滴而言,同样如此。然而,深入分析能够用AI来改造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真正给自身的发展带来新增长的玩家,不难看出,它们都是在互联网时代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市场份额的玩家。在移动出行领域,也不例外。滴滴,正是这样一个存在。

 

这一点,我们透过滴滴于8月28日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一丝端倪。财报显示,从核心平台交易额(GTV)看,二季度滴滴达到1096亿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从订单量来看,同期包括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在内的核心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2%,达到44.64亿单;再从营收来看,二季度滴滴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509亿元同比增长了10.9%至564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551亿元。

 

可以说,庞大的市场规模与用户体量,为滴滴在AI上寻找突破口,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以庞大的数据量为基础,综合整理用户的出行习惯和偏好,并且开发出真正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AI应用,成为了滴滴可以在AI时代可以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对于滴滴而言,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刻,杀入到AI的赛道上,可以说,正是把握了AI开始深度影响行业的大趋势,正是利用了自身在用户和市场规模上的巨大优势。

 

以此为原点,以小滴的上线为突破口,我们将会看到一场以AI为主要驱动力的全新增长将会在滴滴的身上发生。

 

二

 

如果说,庞大的用户体量和市场规模为滴滴杀入到AI赛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市场的话,那么,滴滴对于移动出行市场的不断精耕,则是它可以借助AI再度将移动出行市场的发展引入到全新竞争周期的关键。现在,滴滴不断地在移动出行市场的纵深上做深,做实,无疑为其在AI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从滴滴提供的产品种类来看,滴滴不仅为用户提供传统的网约车服务,而且还将移动出行的触角深入到了城际大巴、市内小巴、宠物出行、包车等新兴业务,丰富了产品矩阵。现在的滴滴,不仅有传统的网约车服务,而且还有其他与之相关的新兴业务。

 

除了不断地丰富产品品类之外,滴滴还在第二季度的财报当中提出,在2025年通过持续投资司机生态系统,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且价格亲民的产品选择,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和司机的参与度。

 

可以说,滴滴在移动出行的市场上,不断地做深,最终让自身的业务开始变得更加多元且深入。而这样一种多元且深度的业务形态,可以说,为AI的落地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AI真正要发挥效能,真正将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AI要与尽可能多的业务和场景产生联系,更好地实现自身生态的丰富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拥抱AI的探索和实践上,看出一丝端倪。

 

阿里巴巴之所以会在拥抱AI之后,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庞大的业务生态为AI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让AI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

 

由此,我们对应到滴滴的身上。不难看出,AI之所以能够和滴滴产生如此化学反应,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滴滴强大的业务生态体系为AI的落地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AI与滴滴的业务产生化学反应,它将会产生1+1>2的效果。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丰富且多元的业务生态为滴滴在AI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对于滴滴在AI时代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加入到AI的新战局里,特别是随着AI与现实业务的融合开始变得深入而完善,AI的竞争不再是依靠先发优势,而是在于后发优势和生态优势。对于滴滴而言,正是基于其强大的后发优势和生态优势,才可以在AI的新战局上,占据新的制高点。

 

如果要寻找未来AI发展的新方向的话,笔者认为,以AI为基座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以生态之下的各业务链条相互协同,以实现生态的集群效用,无疑是未来AI发展的新方向。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这样一个阶段有所作为的玩家们而言,不断地以开放的姿态,构建强大的生态系统,以促进AI的效用和价值的最大化,无疑是一个主要方向。

 

滴滴此次上线公测AI助手小滴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它并不是以封闭和孤立的方式来布局AI,而是以一种开放、生态的方式来布局AI。据悉,在公测小滴的同时,滴滴还同步上线了MCP服务(模型上下文协议)。AI开发者简单配置,即可快速接入滴滴出行MCP,让自定义的智能体拥有自主规划出行方案、打车、实时查询订单及自动支付的能力,开发者还可将滴滴MCP与其他领域MCP服务组合,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可见,滴滴在布局AI的问题上,并不是以封闭的姿态来进行的,而是以开放的姿态来落地的。这一点,才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滴滴可以在AI的问题上,更进一步的关键。

 

其实,滴滴在布局AI方面,从一开始就是在打造一个生态,一个叫做智能出行的生态系统。正是这样一种以开放和生态的方式来利用AI,我们才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滴滴,将不再是一个以AI为切入点的平台,而是一个涵盖了乘客、司机、车辆,乃至整个滴滴业务的大型AI生态系统。

 

滴滴之所以能够打造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已经有一套智能算法模型在默默地提供服务。

 

滴滴的AI布局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最底层是基础的AI算法;中间一层则是滴滴拥有的非常核心的AI技术,如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等;而最上一层则是AI技术支持的应用--除了持续在用技术创新提高出行平台的用户体验,还积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助力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网络,同时积极布局智能驾驶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强大的技术底座与开放的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才真正确保了滴滴在AI上可以具备其他玩家们所不具备的潜能,也能够让滴滴在拥抱AI上更加领先一步。

 

最后的话

 

随着滴滴AI助手小滴的正式公测,我们看到的是,滴滴在拥抱AI的问题上,更近了一步。在AI正在成为一种互联网玩家们的新标配的时刻,滴滴此举无疑可以让自己不会错过这样一场AI的盛宴。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作为支撑,有了多元且丰富的业务作为试验场,有了开放和生态的格局和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滴滴会走出一条移动出行玩家加持AI的新道路。

王健林差点被赶下“牌桌”
上一篇
200万五粮液失联3天!满帮的“黄牛漏洞”,到底有多深?
下一篇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文章
  • 200万五粮液失联3天!满帮的“黄牛漏洞”,到底有多深?
  • 滴滴拥抱AI,更近了一步
  • 王健林差点被赶下“牌桌”
  • 独家合作通义及高通,斑马智行全球首发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
  • 正式交付10000台的新石器无人车,正驱动行业奔腾向前
200万五粮液失联3天!满帮的“黄牛漏洞”,到底有多深?
刘旷
独家合作通义及高通,斑马智行全球首发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正式交付10000台的新石器无人车,正驱动行业奔腾向前
产业深观
国庆限时抢鲜价12.79万元起!中国新燃油 瑞虎9双旗舰上市
锋巢网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产业深观
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辉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