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行业 ›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

懂懂笔记
7 年前行业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锋巢网

过去,来自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到了中国会水土不服。而后来源自中国的互联网创新,开始反向带给美国市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今天,这样的事情也在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

势能,在互联网圈子仿佛失效了

“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曾经一度,在中国人的观点中,美国的什么都是好的,美国的产品、技术、文化都向中国输出,连我们娱乐时看电影,似乎好莱坞大片都比国产电影高一个档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势能。

这种势能,随着中国的强大,慢慢在各个领域失效,国产手机正在赶超苹果三星,中国电影也屡创票房纪录,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好产品成为美国人日常消费品。

但其实我们现在回头看,当初在互联网领域,似乎就没有按照势能的原理发展:所有的美国互联网巨头全部折戟中国市场,从雅虎到eBay,再到MSN、谷歌,为什么?

互联网与其它的产品不同,不能简单的复制,而有着更浓重的本土化色彩。在中国,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以更适合中国的新闻方式,没有给雅虎任何机会;淘宝以小博大,生生把强大的eBay挤出了中国;MSN从强盛到衰败的过程伴随的是QQ的崛起;谷歌虽然是主动宣布退出中国,但是在退出之前已经出现“百度涨、谷歌退”的局面……几乎无一例外,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在中国或多或少都遇到水土不服。

互联网模式复制非常容易,但是要想在一个国家市场成功,本土化是必要条件。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印度是一片热土,跟十几年前的中国非常像,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将目光瞄准了这里,投资、圈地。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美国的亚马逊、UBER,还是中国的BAT,现在都是多以投资的形式在试探印度市场。懂懂笔记一直在关注印度市场的变化,也连续多篇文章分析了那里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态势,比如:《押宝未来 中国科技军团勾勒印度版图》、《东南亚移动支付鏖战:国内“两极”格局的复刻》、《企鹅吞象:解密腾讯的印度触角与远望》、《这场班加罗尔的电商饕餮 阿里为何只是旁观者》等等。

除了这些吸引眼球的巨头,其实在新兴市场还有一类已经扎根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国创造,海外生根。比如,源自中国的SHAREit(茄子快传)已经成为印度、印尼、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国民应用”。

SHAREit是源于中国的一款产品,其创新点在于没有移动网络或WiFi的情况下,手机间可以互传内容。这个创新在中国有一定的刚需,但是随着中国网络环境大幅提升,需求量并不太大。相反,这对于印度、印尼这些网络基础设施并不发达的国家,成为人手必备的“国民”应用。

SHAREit从中国到印度去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到印度,而是“趴在泥里看用户”。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锋巢网

在SHAREit COO王超看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核心是产品。而如果想做好产品,不是简单的用户思维:“我管User叫People。我们看需求的时候不是站在上面往下看,而是把自己趴下去,趴在泥里抬头看,到底我们服务的People是什么样的。”

SHAREit在印度,以用户为核心出发点解决的问题,正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印度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折戟,就是没有“趴在泥里”把用户当People看。而今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海外市场能否成功,也是取决于这一点。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锋巢网

“趴在泥里”的本质,就是把本土化做到最彻底。SHAREit作为中国走向海外的互联网企业的急先锋,不仅在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组建全部以当地人为员工的分公司,更是深入调研,在全球各新兴市场针对性地做好适合当地用户的产品,就是凭借这些,如今SHAREit可以手握全球15亿用户,稳居41个国家Google Play工具类榜单排名第一,64个国家App Store效率榜排名第一。

要知道,15亿用户,已经超过中国全部移动用户的总数(13亿)。美团创始人王兴在2016年年中提出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其实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早就预见到用户红利的消失,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压在每一个企业的头顶上。出海,是打破这一天花板的唯一途径。

我们看到SHAREit、猎豹这类公司,都是早早地将目光放到海外,所以今天,他们的用户数可以比肩微信甚至超过微信。可以说,打破用户天花板的方法已经找到,就是走向海外。

算法+人工推荐:打破天花板的正确姿式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锋巢网

除了用户数量的天花板,另外一个正在压下来的天花板是用户时间。

现在,最“杀时间”的应用,除了微信,还有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这些应用,用户似乎被“粘”在上面了。经常有用户吐槽:躺在沙发上刷一会儿抖音,2个小时就过去了。

正如我们所知,今日头条是以信息流为主的机器推荐,用户喜欢什么就推荐什么,用户的注意力就被粘住。快手是靠运营把非主流推成主流,用户很快形成圈子,乐此不疲。可以说,今日头条和快手是信息流和人工推荐的两个流派的代表。

但是,今年以来快手和今日头条的运营方式都出现争议:粘住用户的同时,也使得用户陷入信息茧房。同时,还出现了一个问题:信息流是靠机器推荐,机器没有价值观,无法分辨好内容与坏内容。

今天,我们正处于机器算法与人工推荐交汇的节点,单纯的机器算法或单纯的人工推荐,都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看到今日头条、快手今年都在发生变化,寻找一些平衡。

有的时候,身陷其中很难找到更好的答案,跳出来,在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视角,也会有不同的创新。

早年是美国的互联网创新引领全球风向,近年来中国的创新速度显然高于美国,甚至有一些开始反向传回美国,比如共享单车、O2O这些模式,都是中国比美国走得更快。

在美国发展多年,如今选择回国加入SHAREit的王超清楚地感受到这种逆转:“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市场,以及不同的文化和城市圈的背景,导致在中国的土壤催生很多在海外并没有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新东西,中国也成为商业逻辑和新的思想的发源地。”

其实,今天中国一些大胆的互联网企业在海外的探索经验,也有很多的创新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可以被“复制”回中国。

SHAREit出海启示录:如何打掉用户和时间两块天花板-锋巢网

SHAREit起初是一款工具软件,在海外新兴市场成为人手必备的“国民应用”之后,因近场传输的核心功能具备内容&社交属性,后演变为一站式的内容分发平台。SHAREit利用这种社交、分发的优势,解决了用户时下最稀缺的优质内容需求,通过与宝莱坞、Times Music等优质的、有版权的内容商合作,辅以SHAREit 在用户分享中获得的内容喜好,再加上本地化的内容编辑、运营团队,SHAREit完美解决了用户与内容双端的难题。

从今天SHAREit的业务覆盖范围来看,像是迅雷+快手+今日头条+爱奇艺。已经拥有15亿用户、月活用户超5亿,海量的数据让SHAREit变得更加“智能”。 SHAREit还收购了印度南部最大的OTT服务商(电影流媒体服务商)FastFilmz,通过本地化运营,进行内容挑选和推荐,以提升内容分发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智能分发是这个生态得以健康发展的根基。SHAREit通过多种业务的尝试发现,未来一定是人工推荐与机器算法结合,在占领用户时间的同时,带给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人工推荐一定需要工具和数据的支持,才能做到精准以及千人千面。而人的价值观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人会帮助机器挑选内容。通过“人工+机器”,最后推送给用户的才符合两点要求:一是正面的,二是用户喜欢的。

SHAREit在人工+机器的道路上已经尝试了很久并明确了方向,今年在国内也开始反思单一信息流带来的弊端,一种新的声音开始呼唤“人工+机器”。显然,走到海外去的SHAREit率先验证了这个模式,用海外的创新“反哺”国内的业务。

无论是走出国门,在海外以创新的模式获得成功,还是再将海外的创新带回国内,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一出一进之间,就帮助中国互联网企业打破了两块天花板:一是用户总量,二是时间总量。

通过创新,获取了更多的用户数,业务模式也就有更多创新的空间,形成一种独特的模式。今天,在中国,很难找到一家跟SHAREit模式一样的企业,就好像在美国也找不到跟快手、今日头条模式的企业一样。

【结束语】

从美国到中国,从中国到印度,互联网看似没有国界,但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势能定律失效了。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返回来,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才是硬道理。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

全面屏市场分化:一种是vivo NEX,另一种是其他手机
上一篇
困兽之斗:Uber牵手Waymo能否突围无人驾驶困局?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7万亿服务零售市场,未来十年最大的内需增量
  • “流量场”进化“价值场”:抖音+汽水音乐构建“人歌共生”新生态
  • 618战况揭晓,TCL又是最大赢家?
  •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 DeepSeek、豆包向左,盘古大模型向右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道总有理
燕观耘:华为“煤老板”VS小米“穷粉”?科技圈的标签暴力何时休
科技四少
潮玩疯狂,但游戏公司做不了“泡泡玛特”
道总有理
多年以后,互联网中厂开始重新“找爸爸”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懂懂笔记
冷眼旁观,麻辣点评,深入分析,帮助你用新的视角了解快速变化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