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文娱 › 从腾猫联盟首份电影产业报告 看“互联网+”带来的三大变化

从腾猫联盟首份电影产业报告 看“互联网+”带来的三大变化

熊出墨请注意
6 年前文娱

《演员请就位》、《演技派》、《演员的品格2》、《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角》,演技类节目扎堆上线,相关话题屡上热搜,“乐队的夏天”之后“演员的夏天”接棒。

近日,备受期待的电影盛会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也如期开幕。与往年一样,群星璀璨、佳片云集,角逐各大奖项。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电影节新增了一个关键词——互联网。

猫眼娱乐CEO郑志昊

电影节第二天,“互联网之夜”活动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猫眼娱乐CEO郑志昊等一众大咖就互联网时代下电影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期间,腾讯和猫眼联合推出了《“从相加到相融”——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发展研究报告》,基于数据用六个“新”标记了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历程。

认真研读此份《报告》,熊出墨认为,过去10年间“互联网+电影”的融合演变,主要可从消费端、生产端和产业链三端进行复盘。

文:彬彬 (熊出墨请注意)

消费端:票务渠道之变

“周末去看电影吧?”

说着就掏出手机、点开App准备订票,习惯性动作不需多加思索,但是在10年前,电影购票尚未线上化,想要去看一场电影可不是这般简单。

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这一年,美团创立,团购软件兴起。千团大战硝烟正浓,线上连接线下的O2O团购把用户的消费习惯转移至线上。鏖战之后美团杀出重围,眼下其市值已达5767亿港元。

美团的在线票务即猫眼的前身,2011年时这块业务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仅次于餐饮。2012年美团电影上线,2013年正式改名猫眼。或许是天生的基因,猫眼凭借票补和技术在票务市场站稳脚跟。

票补,互联网公司开拓市场的常见打法,无需多言,关键在于技术。猫眼在2013年增加在线选座功能,这意味着线上与线下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无缝对接,用户可以随时低价买到最佳观影位置的电影票,体验大幅提升。同时大大加速了电影购票线上化的进程,2013年,电影票线上销售所占份额为20%。而到了2014年,线上已有超越线下之势。

以当年国庆档为例,全国电影总票房为10.65亿元,其中猫眼销售总额接近4亿元,加上其他网站的销售额,在线售票的份额已超2/3。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在《通变之途—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一书中,把2014年称为中国电影的互联网元年。他表示,互联网的介入带来了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式增长。

这里的介入显然指的是票务渠道,以此为切入口,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和普惠,改变用户的购票习惯,进而推动电影市场发展。猫眼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电影票务线上化率已经达到84.3%。

而相较之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小程序等工具的出现,现在线上购票体验再次上了一个台阶。直接打开微信、百度搜索相关影片,便可直接触达猫眼等购票小程序。

生产端:创作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

消费端的购票习惯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大量的用户数据得以沉淀,基于大数据技术,猫眼等互联网力量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从消费端延伸至生产端,也就是电影的制作、宣发、发行等诸多环节。

实际上这一延伸可看作ToC到ToB的进化,这是“互联网+电影”必须迈出的一步,也是极富挑战性的一步。具体我们以两部影片为例展开分析:

2016年国内回报率最高的黑马影片《驴得水》,是猫眼探索的开端,该影片由猫眼主控发行,获得了476%的票房收益率。

缺少知名演员、非黄金档期上线、制作宣发成本有限、题材黑色幽默,为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猫眼根据调研和平台大数据分析后精准圈定了该片的目标观影人群,并据此制定专属宣发策略。

首先,《驴得水》主创团队开始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路演,到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一二线城市与高校大学生进行互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对开心麻花品牌认可度较高,这是猫眼数据反映出的主力观众。

然后,通过猫眼、豆瓣等网站的评分,以及其他互联网平台的口碑效应进行第二阶段的宣传,争取破圈。影片上映首周后,猫眼根据平台数据反馈,适时调整宣发策略,重点从主力观众向大众倾斜。比如,猫眼认为“首映后肯定很多人会喜欢张一蔓这个角色,借口碑扩散推广物料会形成更好的观影转化”,于是放出了任素汐版主题曲《我要你》,果然收获了大量点击观看。

正如猫眼《报告》中提到的,电影是创作者艺术表达的产物,互联网平台能够以票房数据、购票观众画像、评分评论、精准定位目标观众、针对性调研等数据支持方式让创作者更懂观众。

猫眼招股书中写到,截至2018年6月的18个月内,猫眼在国产电影发行方中排名第一。数据显示,2018 年猫眼参与的 17 部电影发行获得了高达 207.18 亿元的总票房。猫眼从在线票务深入到电影产业腹地。

再看另一部影片,仍在热映的《少年的你》。猫眼根据上映当月平台232980条评分、评论,得出该影片正面评价占比为91%,中性评价和负面评价分别为7.3%。其中“易烊千玺帅”、“演技在线”、“剧情很棒”、“结局挺好”等评论被众多用户提及。

“观影后的评分、评论是观众对于影片最真实新鲜的反馈”,《报告》认为,观众对角色、故事元素、拍摄地等具体细节的评价,都可在新项目开发时作为参考,以达到有的放矢。

并且,根据猫眼统计,高口碑电影所贡献的票房占比近年来不断提升,观众对于优质内容回应热烈,在促进电影向精品化方向靠拢。

再系统性地梳理一遍:影片最初概念创意阶段,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支持可供创作者进行同类型影片研究分析以及IP品牌评估,评估以往作品得失和该片的影响力、市场潜力等;创意雏形阶段,可了解观众对剧本的反馈,以优化剧本、明确创作方向;制作阶段,试映之后根据观众的评价优化剪辑,并且针对性制定营销策略。

一言概之,以用户为核心,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互联网指引并助力电影创作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

产业链:生态的创新多元

说完消费端和生产端,将视野放宽,来看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即互联网和电影从相加到相融之后,行业衍生出的变化。

传统电影链条中,制作、宣发、发行等环节很多情况下割裂的,有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平台的介入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一起。

今年6月份,腾讯和猫眼的“腾猫联盟”落地,双方打通生态布局,发挥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郑志昊在“互联网之夜”表示:“腾讯和猫眼希望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产品、技术、数据、生态,服务整个生产、宣传、发行、IP的生产打造和商业化。”

此外,起始于票务,发展于电影,效力全文娱,猫眼还进行了全文娱战略升级,服务于现场娱乐、短视频、视频、电影、文娱媒体、剧集、音乐、艺人KOL等全文娱产业链。

熊出墨认为腾讯和猫眼的联盟实际是在共筑影视新生态,以人才、资本、技术、平台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推动互联网与电影融合的生态创新多元。

《报告》举了《毒液》的例子,腾讯影业联动旗下五款游戏,围绕版本定制、角色、武器植入等释放共计5亿次的资源曝光;与腾讯音乐合作,联动腾讯视频、短视频平台、QQ看点等全平台资源,实现音乐推广营销覆盖超2.5亿人次。

与此同时,“互联网+电影”带来的用户体验升级还催生出了新的观影文化。比如弹幕、社交平台和共创式等新互动形式,据云和数据统计,近几年院线电影的线上总弹幕量以及片均弹幕量都保持着增长态势,弹幕已经成为用户观影习惯之一。

“毫无疑问,互联网改变着中国电影的产业格局和生态;毫无疑问,互联网助推了过去十多年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尹鸿在演讲中表示,“随着大数据更加准确的使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创新的层出不穷,相信互联网还会为电影带来更多惊喜和变化。”

《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相比10年前增长近14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互联网产品、数据和技术解决各环节的痛点,让创作者专注创作,生产更多好作品,让用户享受更佳的观影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电影产业无疑将迎来新的机遇。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猫眼 电影 金鸡奖
易观数据报告:携程优势依旧,全球OTA加速竞技
上一篇
后安防时代,海康威视的信心与底气在哪?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7万亿服务零售市场,未来十年最大的内需增量
  • “流量场”进化“价值场”:抖音+汽水音乐构建“人歌共生”新生态
  • 618战况揭晓,TCL又是最大赢家?
  •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 DeepSeek、豆包向左,盘古大模型向右
“流量场”进化“价值场”:抖音+汽水音乐构建“人歌共生”新生态
读娱
苹果AI掉队?现在唱衰或许还为时过早
道总有理
燕观耘:华为“煤老板”VS小米“穷粉”?科技圈的标签暴力何时休
科技四少
潮玩疯狂,但游戏公司做不了“泡泡玛特”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熊出墨请注意
10年媒体人,聚焦TMT领域。深度观察,理性思辨,独家爆料,犀利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