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热点 › 趣头条“换挡”之殇

趣头条“换挡”之殇

陈说
5 年前热点

趣头条“换挡”之殇-锋巢网

上市两年,趣头条交出第八份季报答卷。

2020年二季报显示,趣头条总营收14.41亿元,同比增长4%,创下上市以来单季度同比最低增速;月活用户达1.365亿,日活达4300万,环比上季度均有小幅下滑。

相反地是,趣头条本季度净亏损达2.221亿元,同比大幅收窄60.41%,创下上市以来最小亏损额;本季度的销售费用达9.25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4.2%,同样为2017年以来的最小比重。

业绩冰与火背后,趣头条已行至何处?

不言而喻,315晚会事件对趣头条业绩的阶段性冲击,还会在财报上有所体现,其财务预计中已经指出:下季度营收11.3亿元-11.5亿元,将同比下滑18%-20%。

如果说业绩短期震荡是趣头条的A面,那米读小说的激进扩张就是趣头条的B面,其主App也在持续发力游戏、小视频、直播等板块,其调整野心尽显,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趣头条“换挡”所产生的挑战并未减少。

调整过程中也暗藏阵痛,成立四年的趣头条如何“换挡”?

阵痛

如果只看亏损,趣头条Q2业绩确实有所好转。

本季度,趣头条净亏损再度收窄近60%,谭思亮也在此前的公开信中表示:虽然还没达到盈亏平衡,但我们的亏损有了大幅度收窄。

亏损收窄的原因不难理解,二季度,趣头条的营业费用达到12.55亿元,同比去年二季度收窄22%,其中最重要的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一度减少至约60%,这部分费用就包含了趣头条的金币补贴、渠道买量等成本。

具体来看,趣头条本季度的用户积分成本达4.572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7%,环比收窄约10%;用户获取成本达4.357亿元,同比收窄44.7%;其他销售费用为3250万元,同比收窄61.5%。

另外,趣头条二季度的每日活用户积分成本为0.12元,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每个新用户获取成本为3.3元,环比收窄28.3%。可见,趣头条最为核心的营销补贴支出正持续收窄。

对于用户积分成本的变化,趣头条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平台内容库得到充实,AI算法分发的强化;而二季度,趣头条的主营业务成本达到约4亿元,同比小幅上涨10.7%,这主要是因为其直播分成、游戏开发者分成的持续增长。

再进一步看,金币激励的游戏机制是趣头条过去主打的招牌,但事情正在起变化,其“营销补贴”模式同样潜藏隐患,而多个季度销售费用的调降,也展示出趣头条调整生态、转换轨道的决心。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财报收窄固然是好消息,但营收、用户的业绩并不明朗,这是趣头条不可逃避的险关。本季度,趣头条的广告业务收入达到13.78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约1.5%,但增速已是上市以来的最低值。

剖析原因,新冠疫情之后广告市场持续遇冷是一方面,315晚会曝光同样也是重要,如前所述,这会为其带来阵痛。

但315晚会的冲击波终将过去,一位广告代理商就向地歌网表示,7月中旬趣头条的部分广告投放就已经恢复,目前的广告开户和投放都全面恢复。

因此,最关键的挑战在于,核心广告收入的增速放缓,拷问的是趣头条生态是否潜藏隐忧?“金币补贴换用户,再赚取广告主收入”的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

如果再看用户数据,问题的答案并不乐观。

二季度,趣头条月活用户达1.365亿,日活用户达4300万,二者分别同比增长14.4%和11%,环比则分别下降1%和5.7%。再看用户使用时长。二季度,趣头条的用户日均停留时长55.2分钟,同比净减少4.8分钟,环比净减少7.2分钟,创下上市以来的最低值。

显然,用户增速放缓的趋势已经在趣头条身上有所显现,其中原因就包括315晚会后,趣头条在各大安卓商店下架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趣头条的调整阵痛。

再次透视趣头条二季报,销售费用下滑与亏损收窄,证明趣头条的金币补贴机制正得到优化,发力内容建设的“换挡”战略初见成效;但营收、用户增长的放缓,亦体现出在由“补贴驱动”转向“内容驱动”的过程中,趣头条不可避免的阵痛。

315晚会对趣头条广告业务的冲击,或许只带来一两个季度的业绩震荡;但生态“换挡”所造成的增长疲弱,却是趣头条实打实面临的阵痛,这关乎其平台生态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毋庸置疑,趣头条的“换挡”是一条漫漫长路。

转轨不易

换挡之于趣头条,仿佛是“两个世界”的切换。

过去,在以金币补贴为核心的用户激励机制下,趣头条快速收割下沉市场用户,伴随流量池的快速沉淀,谭思亮带领团队干起了在盛大的“老本行”,通过流量的“左手倒右手”来赚取广告费。趣头条早期与百度联盟合作,后者为其贡献了近70%的广告收入。

用户补贴与广告收入,在平台最大的支出项和收入项上,谭思亮曾表示,“M”是用户产生的广告收益,“N”代表对用户的激励,只要保证M始终大于N,公司就能实现盈利。

当然,事情也在起变化。

一方面,消费互联网的持续渗透,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正被迅速攫取,趣头条的用户增势不比当年;另一方面,长期通过补贴吸引用户,往往只会培养出用户“薅羊毛”的使用习惯,最后为趣头条打上标签,平台用户难现可持续增长。

显然,过去通过现金刺激,追逐用户点击率、阅读时长的“唯流量论”开始失效,流量红利井喷下的粗放发展时代已接近尾声,趣头条需要新的增长引擎。

内容成为趣头条的破局方向。

其实在内容端,趣头条已经布下多枚“棋子”,包括拿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入驻自媒体超过100万、推出趣直播和App内小游戏等多款产品。另外,截止到今年一季度,趣头条的短视频日活已接近500万。

同时,在内容审核层面,据滨海日报2019年10月的报道,截止当时,趣头条员工中有三分之一均为内容审核人员。

资讯、视频、游戏……趣头条布局的内容品类旨在满足用户需求,对下沉市场而言就是“Kill time”,用直播等纯娱乐向产品来填补他们空余的时间。

从业绩层面考虑,伴随内容增长下补贴成本的调降,趣头条的亏损还会持续收窄。而相比于金币补贴留存的用户,被内容所吸引的用户,其忠诚度和留存率更高。

但事实真如趣头条所愿吗?

摊开趣头条的商业模式,无外乎左手获客、右手转化(广告),补贴或者内容都是获客方式之一,如今的趣头条正是在调转获客引擎,但过程之中也暴露出大量短板。

先看内容端,谭思亮在此前的内部信中表示,“我们在主营阵地短内容层面的工作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内容质量和推荐算法都有了稳步的提升,但内容(及其分发能力)的沉淀和创新突破都离头部的竞争对手有一定差距。”

对趣头条而言,用户都是喜新厌旧的,为打发时间而来的下沉用户更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平台内容的更新换代又能否追上被用户淘汰的步伐?

同时,趣头条现存大量的娱乐八卦、“标题党”等内容,其固然受下沉用户青睐,人们阅读完资讯和小视频却往往是一地鸡毛,久而久之,这是否是对惰性、猎奇等人性底层部分的放大?

这拷问的是趣头条的生态。

短线刺激用户增长,不同企业有不同实现路径,但维系平台生态、保证可持续性,对趣头条而言才是实打实的挑战,因为问题不仅仅是内容端,还有商业化。

据记者了解后发现,在百度上搜索“趣头条广告”,展示的第二条搜索结果为一家自称“趣头条广告投放合作”的网站,根据网站指引添加销售人员微信后,记者发现,其企业微信中的企业名称为“武汉聚亿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315晚会曝光的趣头条违规广告代理商中,就包含这家武汉聚亿媒公司。

之后,记者提出了在趣头条投放广告的需求,该销售人员表示已将记者的联系方式推送到渠道商群聊中;很快,有多位自称趣头条的广告代理商添加了记者的微信。

在与渠道商沟通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趣头条的广告审核依旧处于灰色地带。记者以一家内衣代工厂的身份询问一位代理商,后者明确表示,没有资质可以“套户”(在合规商品的账户上投放)跑,甚至没有生产许可证,只要不是“很差很差的产品”,也能投放。

记者再以一家男性保健品厂商的身份,询问一位自称趣头条独代的渠道商,他表示,男性保健品在趣头条的投放效果很好,但需要生产资质。之后,他又向记者展示了几款合规产品,并表示“可以套户跑”。

在这位独代展示的产品中,有一款男性保健品名为“久狼·黄精牡蛎覆盆子”,而据一家药品投诉网站的信息显示,该产品只是普通食品,没有具体的保健功能或疗效。同时,前述所有代理商均向记者表示,只要提供产品图片就能按照模板,迅速建设落地推广页,开户后就能跑。这和315晚会曝光的问题如出一辙。

金币补贴能换来流量,流量又能换来广告收入,但趣头条的这套商业逻辑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尤其是在增长引擎向内容端调整之时,趣头条的发展阵痛还会持续。

可以看出,内容端的可持续吸引力、广告投放的灰色地带,这些趣头条“换挡”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实际都是对其平台的终极拷问,即是否能永续发展?是否实现了正向循环?而成立不到五年的趣头条,也并未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因此,趣头条要讲新的故事。

再造“趣头条”?

趣头条讲的下一个故事,正是米读小说。

最新数据显示,米读App目前注册用户近2亿,日活用户已突破千万,日均使用时长稳定在约2小时,用户日均使用次数达到9次。另外,目前95后已经是米读作者的中流砥柱,占比超过37%,单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作者占比64%,其中最高收入者超过50万元。

单看成绩,上线不到两年的米读,表现足够亮眼。

选择“免费阅读并赚取广告费”的方式切入网文市场,这正是米读在原有商业模式上尝试的突围路径。类比阅文集团,其月度付费用户也从2017年顶峰时的1180万,一度滑落到2019年时的980万,付费率仅为4.5%。

趣头条总裁刘安逸也曾表示,米读创立初期,发现几个网络文学上市公司的付费用户比例都很低,而下沉市场用户并未对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免费阅读或许是纾解网文市场痛点的选择之一。

不过,加速跑的米读,依然是对趣头条模式的底层“复刻”。内容上的“免费阅读”是获客手段,而在阅读中植入广告,米读再向B端赚取广告费。如果用谭思亮提出的“M”和“N”来对比,“M”就是米读用户带来的广告收益,“N”代表着签约作家、引入版权等成本,只要M能跑赢N,米读也能实现盈利。

米读签约的首位原创大神作家赵公明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米读的优势就在于流量大,能吸引很多的潜在读者。

当然,作为网文市场的新晋者,米读等一众平台也烧得起钱。在用户端,米读小说App也有“读三章领红包”“邀好友赚红包”“玩游戏领金币”等金币补贴的玩法。另有媒体报道称,米读、番茄等免费阅读平台的全勤奖,远高于起点等付费阅读平台。

另外,米读目前已经覆盖了行业80%的网文内容供应商,头部小说中的原创比例已经接近30%,并且未来三年将投入不低于10亿元的资金和流量来扶持作者。

高补贴拉用户、迅速做转化、从中加固内容生态,这样的模式路径,是刻在米读身上的“趣头条基因”,也是其能从新兴市场迅速崛起的利器。

但既然是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弊病也是如出一辙。

目前,米读上的人气小说多为《都市最强战神》《上门龙婿》这类爽文,其满足了用户“kill time”的需求,读者也能充分地打发时间。

但网文作者公孙珣则认为,使用免费阅读平台的很多人是为了打发碎片化时间,他们不会专门去追一部作品,作者的存在感太低。另一位网文作家“流浪的蛤蟆”也表示,免费小说清一色的王妃、赘婿、战神,这很难留住忠诚的读者。

为了留住用户,米读要保证内容持续出新,这就意味着其要不断签约新作者、引进正版作品,最终通过广告转化赚取收入,再持续发力内容端,包括与快手合作开发短剧IP,延长文字作品的价值链。

商业模式的循环已经成型,但又是否可持续?以“爽文”为核心的米读,增长模式仍是以流量思维为核心,而米读距离触及增长天花板又有多远?

有高峰必有低谷,米读的低谷何时到来?

可见,从趣头条主App到新故事“米读”,其“营销驱动”的基因并未动摇,而米读所展现的增长与发展速度,实则反映出趣头条整体对流量规模的渴求。

当然,要跑通“流量左手倒右手”的模式,平台在流量虹吸、商业转化上都要建立起规模优势,字节系就是一个先例,而现阶段的趣头条显然没有庞大的规模效应,尤其是在调整带来阵痛的背景下,模式的可持续性将更难实现。

所以,要再造“趣头条”,其还需要更多米读。

在内部,趣头条曾提出过产品的“四阶段论”——第一阶段,提出概念;第二阶段,产品验证;第三阶段,模式被验证可以跑通,就发力做增长;第四阶段,产品跑出,做商业化变现。

构思路径是正确的,但产品矩阵的搭建并不简单,字节跳动在今日头条、抖音后也缺乏一款抗鼎产品,在当前趣头条流量规模尚不稳固的情况下,快速复制“营销驱动”模式的矩阵化玩法并不容易实现。

当然,此前趣头条的组织调整中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趣头条前台由短内容、米读、游戏三个BU和一个创新中心组成,中台由广告及增长、技术、算法、数据四个部分组成。后台的大结构不变。

趣头条也在谋变。

因此,在一份二季报背后,趣头条生态调整的阵痛已经有所显现,更关键的是,在营销补贴持续调降的背后,趣头条模式的可持续性依然有待验证。

流量红利时代收尾,当今下沉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对趣头条而言,营销补贴的投入产出比大不如前,其不可持续的深层次弊病已然显露,而无论是夯实内容,还是再造“新故事”,趣头条都亟需挖掘出新的增长引擎。

否则,趣头条的未来将极其危险。

烽巢网注:本文来源于地歌网, 作者 :李明轩

特斯拉“权利”围城
上一篇
快递自由,2亿人的新生活图鉴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CATL时代智能与T3出行签署战略合作 基于宁德时代磐石底盘共推Robotaxi创新发展
  • 从“一码难求”到“账号清空”:Manus为何错失中国AI黄金窗口期?
  • 谁在给Zeus打马赛克?大连工大事件中的焦点转移术
  • 25万车主的选择!老朋友新经典,全新C11正式上市
  • 阿里美团京东血拼外卖?别被骗了!它们抢的是“即时零售”生死牌
谁在给Zeus打马赛克?大连工大事件中的焦点转移术
科技四少
钟爱南方的跨境电商们,正在悄悄“北上”
道总有理
广汽菲克破产启示录:一个合资时代的落幕与“新汽车时代”的开启
科技四少
铂金想复苏,但年轻人不买账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