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热点 › 新经济IPO大扫描

新经济IPO大扫描

陈说
4 年前热点

新经济IPO大扫描-锋巢网

打新,早已不是什么圈内人才懂的财富密码。

回顾2021年上半年,港美股IPO市场依然热闹,诸多公司相继递表,且其中不乏新经济领域的各路明星企业——快手、京东物流、奈雪的茶,滴滴,再加上回港上市的百度和Bilibili,IPO市场从不缺新闻。

关于新股,外界最关心的是“吃肉、喝汤、破发”问题,但在此之外,上半年IPO市场还有其他有趣的现象——“第一股”争夺战频现、二次上市光环减退、首日暴涨或破发,也都不能为股价的后续走势说明什么问题。

新股众多,“资本侦探”以下的梳理主要集中于在港美股上市、所在领域以互联网、科技、消费为主的新经济公司IPO情况,试图从IPO市场的变化中,感受资本市场潮水的流向。

01争夺“第一股”

现如今,公司冲击IPO时不带个“第一股”的头衔,都像是缺了什么。

诚然,相比动辄几百页的招股书,“XX第一股”能够直接高效地传递企业的定位。但更重要的是,“第一股”将给市场传递“稀缺性”认知,尤其是对于赛道第二名的企业而言,抢占“第一股”,是吸引资金、获得溢价的关键一步。

出于各自的考量,公司的“第一股”各有各招:

如果公司本身就是所在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那么“第一股”的前缀只需加上赛道名称,比如“短视频第一股”快手、“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全球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

如果公司所在领域已有上市公司,那就从地域、业务等维度入手,不断缩小范围,找到公司的独特性,比如“在线1对1第一股”掌门教育;

公司业务板块比较多怎么办?挑最有想象空间的说。比如百度,当年纳斯达克上市时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公司”,二次上市时,定位则是“AI第一股”;

如果公司主业刚好对应到了时下最热门的概念,直接用上就能事半功倍。二手消费电子C2B回收平台爱回收的母公司、“中概股ESG第一股”万物新生便是实例。

合适的“第一股”头衔总能找到,但从首日涨跌幅情况来看,“第一股”名号之于股价涨跌的影响完全是见仁见智。

比如,尽管奈雪的茶认购火热,但这个“全球茶饮第一股”还是遭遇了首日破发,收跌13.53%的尴尬局面。又比如,和叮咚买菜同日递交招股书、后续抢跑IPO的每日优鲜,虽然顶着“生鲜电商第一股”的光环,但首日收跌25.69%的场面还是令人大跌眼镜。受其影响,叮咚买菜紧急下调募资金额,上市首日仅涨0.09%。

茶饮/新消费、生鲜电商,这些都是炙手可热的赛道。说到底,二级市场更重视的是公司基本面、估值合理性,“第一股”确实是光环,但也只是锦上添花。

02二次上市,表现冷清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以176港元在港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开盘报187港元,涨幅6.25%,市值逼近4万亿港元,超越此前的港股之王腾讯控股。

自此,更多的中概股做出了赴港二次上市的决定。2020年6月,网易、京东相继挂牌港交所,关于二次上市的讨论被推至最高潮。陆陆续续地,百胜中国、华住、宝尊等近十家中概股企业都已成功回家。

但到今年上半年,二次上市无论是讨论热度还是市场热度,都有明显下降。

以百度和Bilibili为例,前者是以“王者归来”姿态赴港的价值洼地,后者是承载着Z时代想象空间的十倍传奇,但两者都遭遇了首日破发——百度首日盘中破发最终平收,Bilibili则是收跌0.99%。

富途投研团队负责人曾告诉“资本侦探”,通常二次上市企业会根据美股股价做出一定比例折让后,确定港股发行价。一个前提是,公司在两地上市后,美股ADR(存托凭证)与港股股票可以相互转换,套利机制下两个市场股价走势不会有大幅偏离。因此定价日后,根据该企业在美股的涨跌幅,结合折让比例,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其在港股的开盘走势。

这便能解释B站为何破发——小破站其实挺冤的,B站在3月23日晚发布公告确定发行价,随后SEC公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中概股应声大跌。24日,B站美股股价重挫-9.71%。在美股大幅下挫的情况下,B站难逃港股暗盘有跌、首日破发的命运,业内分析师对此其实已有预期。

对于二次上市的企业来说,回港二次上市带来的收益,融资引进的资金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融资引进的新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在未来能持续带来更多资金,公司股票的流动性也将随之提升。

而和百度、Bilibili相比,同样是回港二次上市的携程和汽车之家则要相对“冷清”一些。

回港上市首日,携程和汽车之家分别收涨4.55%和2.1%,以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携程的累计涨跌幅为2.98%,汽车之家则为-27.68%。

03募资王、新股王和大破发

2021年上半年,港股、美股IPO的“募资王”头衔均由内地新经济公司拿下,且港股市场的募资金额的前三名均是内地新经济公司,即募资483亿港元的快手、募资241亿港元的京东物流、和募资239亿港元的百度。

滴滴则以44亿美元的募资金额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美股IPO,同时也是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史上中概股第二大IPO。

快手不仅是上半年的港股募资王,如果把新股范围缩小至以互联网、科技、消费为主的新经济领域(即不计入IPO首日大涨超200%的森松国际和诺辉健康),快手也是上半年的港股“新股王”,其上市首日一度大涨200%,全天收涨160.87%。

美股市场方面,IPO首日表现最亮眼、且市值较大的是“电子烟品牌第一股”雾芯科技,截止上市首日收盘,雾芯科技股价暴涨145.92%,市值达458亿美元。但伴随着此后电子烟监管政策的出台,雾芯科技股价上演了大跳水场面。

按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雾芯科技8.73美元的股价已较35美元的最高点下跌75%,上市以来的累计涨跌幅为-27.25%。

和首日暴涨相对应,公司IPO时若是破发同样会引来巨大关注。

据“资本侦探”不完全统计,新经济领域上半年IPO明显破发的公司主要有每日优鲜、水滴、奈雪的茶和知乎,其中,每日优鲜以25.69%的跌幅在破发榜中排名居前。

虽然都是破发,但不同公司显示出的“后劲”也大不相同。比如知乎,虽然上市首日收跌10.53%,但其股价后续走出一条上扬的曲线。按6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知乎上市至今累计已涨42.74%。

当然,风物长宜放眼量,以股价波动来判断公司质地还是比较片面,何况大家上市至今还不到半年。不过,这确实是值得记录的时刻。或许多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会有更多的感慨与释然。

烽巢网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作者:吴鸿键

CIT 2021亮点体验:一比一还原IMAX Enhanced品质家庭影音
上一篇
和滴滴“抢地盘”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8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 7 月    
近期文章
  •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为用户派生无限精彩
  • ChinaJoy2025丨TCL华星“屏宇宙”进阶亮相,打造电竞显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 蔚来乐道旗舰车型L90正式上市,起售价26.58万元
  •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亮相2025 ChinaJoy
  • 燕观耘:美团胆子要大一点 将战火烧到电商的大本营去
2025年了,谁在鼓吹和信仰“游戏有害论”
道总有理
机构体检,原来只是大众健康消费的“安慰剂”?
道总有理
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始末:一个时代的终结与产业变革的镜鉴
科技四少
县城手机店,消失于街头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