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热点 › 品牌营销频频翻车,谁的锅?

品牌营销频频翻车,谁的锅?

陈说
4 年前热点

品牌营销频频翻车,谁的锅?-锋巢网

最近 , 润百颜因合作网红博主而翻车被骂上热搜 , 随后又发布了道歉声明 。

但发布声明后,依旧有不少品牌粉丝说不支持道歉,双十一不再囤货买了,还有的在质问品牌为什么推广之前不做背调,以及一句审核流程不严谨就解决了争议等等。

其实,这次润百颜的翻车点和前不久刚刚翻车的劳斯莱斯有点类似——「翻在网红KOL身上了」。

简单来说,就是润百颜找了一个网红KOL,发了一个长达15分钟在线下探店透明质酸博物馆的视频,而品牌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视频,并且还配上文案“小颜带着8盒让土狗变水狗的……”“孙哥的水友们准备好了吗?”等,为品牌带货。

当然,近期除了润百颜翻车以外,我们往前追溯如劳斯莱斯找网红晚晚夫妇推广、全棉时代卸妆巾视频、Ubras和李诞的#轻松躺赢职场#,或者海澜之家和杨笠、奔驰和杨笠事件等等,品牌类似的翻车非常多。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应该会更多。

所以对于已经翻车的品牌,或者是走在即将「翻车路上」的品牌,更需要注意的是,翻车到底是谁的锅?如何避免?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营销翻车事故,对润百颜的影响有多大?

01 从数据看,润百颜一点也不好!

1.「黑红」热度迅速攀升,超品牌以往水平

根据时趣洞察引擎数据显示,受上周末品牌营销事件营销,品牌热度出现陡峭攀升,随后品牌发布声明后又引来一波热议,超过品牌以往事件传播水平,其中包括和薇娅、张继科等明星主播合作。

2.「避雷、女性、双十一、道歉、华熙生物」等成为品牌热议词。

润百颜此次的动作很大可能也是双十一战役中的一环:KOL种草,但由于翻车引热议,可能会「适得其反」。

10月20日是双十一第一波预售期,有不少品牌已经开始为双十一做预热、引流,尤其是美妆品牌,大部分素材、物料等都开始释放、分发到供应商、网红KOL手里,消费者也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关注品牌和产品,加购。根据时趣洞察引擎数据显示,像「避雷、双十一、道歉、女性」等词成为润百颜品牌的热议词,而相关言论下方大部分网友表示不会购买,幸好没到双十一。

3.参与「润百颜道歉」相关事件的话题者也参与了品牌历史话题。

针对于此次事件舆论热度,时趣洞察引擎数据显示,提及者参与话题较高的为#润百颜不需要女性消费者#、#润百颜道歉#,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参与话题TOP10中,也有不少品牌历史话题。可以看到,在品牌因合作网红KOL引争议前,这部分网友也一直在关注品牌相关动态和活动。

4.品牌负面声量陡增,情感偏向为-2,处于警示区。

对于品牌来说,周末上的热搜,隔了一天发的道歉声明,这个公关速度并不能说多快,但相比劳斯莱斯的20天却也算快的,但从数据来看品牌负面声量陡增,情感偏向值处于警示区。同时,据道歉声明显示,品牌也同步暂停了其他微博达人相关的商务合作,这对于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无论是品牌层面亦或是商家价值层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5.一次小营销搅动了资本市场,市值蒸发55.97亿

另外,据雪球消息显示,10月18日,华熙生物(688363.SH)大幅低开,一度跌超9%,随后涨幅收窄,截止发稿股价收跌6.35%。消息面上,也是刚刚过去的周末,华熙生物旗下品牌润百颜因营销内容不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受此影响,市值蒸发55.97亿。

原本应该是一条常规的双十一KOL种草微博,却因为负面的蝴蝶效应为品牌从口碑、用户和资本层面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回到问题的开始,品牌频频翻车,到底是谁的锅?

02 品牌频频翻车,到底是谁的锅?

以润百颜翻车为例,从用户视角来看,不满或者不适地方在于三点:

首先是从数据来看,品牌的关注粉丝用户大部分为女性群体,而品牌文案“让土狗变水狗”让消费者不适。不管是幽默还是自嘲自家粉丝,品牌如果之前没有充分洞察到消费者对于幽默和自嘲的接受度、或者相关氛围文化积淀,就公开发布「辱女」,这对于品牌来说真有点「兵行险路」的感觉;

其次是找了一个和目标消费者并不匹配,同时和产品也不搭的KOL来带货。这个KOL的粉丝还被称为“狗粉丝”,在网络上大多是「辱女」的言论;

最后是对品牌营销过程管理流程的不满。从接触到创意、审核、发布、投放等整个流程环节,竟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回到营销视角,问题是:

一、缺少消费者洞察;

二、忽略KOL和品牌之间契合度的评估;

三、碎片化营销管理流程的欠缺。

其他类似的品牌翻车事故无疑也是这三点,当然,也不排除品牌自身价值观的问题,或者品牌认可「黑红」营销的方式。

但针对于以上三个问题,其实更多是「碎片化营销管理」出了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网友们客观理性的质疑,非常值得当下所有品牌重视和思考的。

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找KOL网红博主发视频、发微博带货推广其实就是一种快消品式的营销,是日常操作。

以润百颜为例,可以看到在不同平台上,媒介策略都更加倾向于能带来长尾效应的KOL,这就意味着品牌会和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KOL合作。

从品牌视角来看,和KOL的合作看重就是短时间流量、带货以及品牌热度,做的是短效激活,提升ROI的事情。

但有利也有弊,品牌一次找N个KOL合作,在把控上就会出现视线盲区,比如KOL二创,以及相应博文下方的粉丝评论等,还有KOL的匹配度评估;另外,当各种平台、KOL都在发时,如果产生负面,由于KOL可能是品牌找的,可能是代理商找的,也可能是丙丁戊己……品牌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舆论预警,并且掌握事情原委。

代理商的碎片化、KOL的碎片化、内容的碎片化,这不仅对于品牌整个危机公关、自查自纠的反向反应速度是一种考验,对于营销正向链条的管理也应该是一次警醒。

从传统媒体环境,品牌做营销是追求艺术品,可能一年一两支TVC可能就够了,到了现在的环境,品牌营销就变成了快消品,一天要在不同的平台做出不一样的声响,品牌营销的量变大了。

按照目前品牌建设/创造力采购管理的应对方案,我们大致分了三种:

品牌营销频频翻车,谁的锅?-锋巢网

显然,大部分品牌尤其是本土品牌、新消费品牌都是第三种超级英雄型。

随着品牌需求量变多,尤其是传播节奏密集的时候,品牌在营销管理链条和组织架构上的短板就更为明显。如创意、内容、素材物料包括KOL、明星、代理商等方面的统一把控和审核,其实都是不到位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容营销批量化的管理。

时有趣认为,创造力内容的批量产出与管理是门技术,需要内容营销团队来解决:如何保证品牌在面向不同平台,不同的供应商时候,内容的准确性和品牌态度的正确表达。当然,时趣也在思考未来新的内容营销模型、链条应该是什么?

除此之外,这也值得品牌从更高层视角,从组织形态上、供应链管理上甚至是成本控制层面去思考的问题,而不应该视为一次简单的品牌公关危机。

烽巢网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时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Keddy

新消费下半场,品牌如何摆脱增长焦虑?
上一篇
双十一“Excel”大战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5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4 月    
近期文章
  • 行业深度|小红书起诉蝉妈妈,本质上是一场双输!
  • DeepSeek、B(不是百度)AT、科大讯飞靠什么坐上中国Ai牌桌?
  • 阿里归来,产业互联网成真
  • 短剧、演出、电影,都在这个五一重新定义“档期红利”
  • 虐粉、控评、造神,五十岁“东哥”勇闯娱乐圈?
国产女包,落入涨价“陷阱”
道总有理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道总有理
时代变了,互联网不再需要陌生人社交
道总有理
首次机器人马拉松即将开赛 4月20日京东拍卖人形机器人1元起拍
锋巢网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