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行业 › 不用青回,QQ一直在

不用青回,QQ一直在

懂懂笔记
2 年前行业

前天恰逢QQ24岁生日,点开微博就看见好几个热搜,#QQ24周年#、#QQ首位用户找到了#、#QQ崩了#、#你的QQ号码是几位数#等等。作为顶流企鹅,QQ的生日排面属实够大。从用户话题飞升成社会话题,虽然是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它所承载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可磨灭的青春。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其中一个热搜即#年轻人为什么抛弃了QQ#有些让人意外,实际上话题下并没有太多关于「年轻人抛弃QQ」的论证,更多的是对青春的怀念和追忆,甚至对QQ功能的夸赞——不管是QQ的翻译功能还是大文件传输功能,不管是QQ小窝还是QQ空间,多元化的功能和玩法,反而让人了解到年轻人为何离不开QQ。

而另一方面,时隔24年仍旧可以凭借生日获得如此高的讨论度,本身也是大众对QQ不离不弃的外在表现。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 01 」

元老级的QQ,缘何仍旧年轻?

事实上,QQ仍旧是一款国民社交软件。

从横向上来看,接近6亿的日活,不管怎么样都算是一款成功的社交软件。而作为一款「元老级」的产品,它在大浪淘沙之后,所洗练和打磨出的产品逻辑与用户逻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被复用。而这,已然能够让其在互联网的社交环境中长期屹立不倒。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无可置喙的是,QQ特有的交际圈也让它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人潮,它没有失去话语权,只是不同于一些新兴产品,在长期的打磨中 QQ已经稳定到了无需太多评价的地步,大致如此。

事实上,今天的QQ用户群体相当广泛,也相当微妙。

有诸多的00后依托于QQ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不管是怎样的小众群体都可以找到组织;而网课、开会等等多元化的场景,QQ也从未缺席过。而那些被人直呼「好用」的QQ群,也是在大浪淘沙之后被用户坚定选择的好产品。

而除此之外,更多用户的「习惯」也让00后乃至05后和10后群体被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

办公软件或许过于正式,也不适合朋友闲聊,其他社交软件又没有QQ的用户基础,用户迁移也是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QQ仍旧被当下年轻人坚实地喜爱着。

QQ就像是一个漩涡,主动或是被动地吸引Z世代的年轻人平移进线上沟通和社交。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同时,进入职场的95后对QQ也有着很深的感情——QQ几乎填补了当下95后一半的青春时代,以至于哪怕在工作后,他们也仍旧没有放弃QQ。

数据显示,QQ中95后的用户占比高达25%,几乎占整个QQ用户人群的四分之一。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80后选择使用QQ进行文件传输。数据显示,QQ是中国第一大文件传输工具,每日需要传输1.8亿份文件。

工作是巨大的场景,有很多网友提到过,QQ的各类办公功能远比其他聊天软件要贴心的多。

尤其是在影视剪辑行业更是如此。之前就有影视从业者提及,样片审核场景下,许多平台会存在文件大小上限限制,因此只能将文件进行压缩或是分割处理。

这不仅仅会影响观感,而且也是对作品本身的不尊重。

QQ则利用更人性化的功能让用户的观感有了提升,其文件传输功能,或许也是诸多创作者坚持使用QQ的理由。

另外,QQ邮箱的功能也可以说是刚需。

QQ有配套的推送功能,于是邮件的收发也会更为便捷。

而从办公这个角度来说,QQ或许也是一款被大大低估的软件——社交倒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功能和符合用户逻辑的易用性。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永久保存的文件和照片一方面是职场的刚需,另一方面也算是青春回忆的外显。

此外,最近几年也有很多网友提到过,QQ上线了很多的效率功能,例如说提取文字加翻译功能,对各类涉外工作用户来说友好程度非常高。也有许许多多的用户,切实在QQ的功能迭代中感受到了切实的舒适。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当下年轻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QQ,只是随着年龄和人生身份的转换,他们使用QQ的场景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迁徙。

十几岁的时候,在QQ上网课收作业;参加工作以后,在QQ上传输文件;中年时的家长群、组团开黑时的群内召唤……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值得一提的是,贯穿用户的工作、生活的线上社交,也有一大部分在QQ上被解决。

事实上,QQ的产品逻辑是真正意义上让用户感到舒适的。

比如不需要手机确认的登陆,不受限制的多设备登陆,合理的界面布局,多元化的外观表现,以及舒适的操作体验等等,在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中都并不多见。

不用青回,QQ一直在-锋巢网

同时,舒适感也推进了用户基础,毕竟QQ所记录的并不仅仅是事件,也是很多人的人生转换历程。甚至在数年之前,还有网友笑称,孩子出生的时候就要给他注册QQ号,而且最好还是靓号。

这是笑谈也不是笑谈,作为一款国民社交软件,QQ从来没有被人抛弃过——甚至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中,都很少见到某个软件会被这么多网友寄予厚望:

他们坚信在下一个人生历程里,QQ仍旧会是主流的、值得被期待的社交软件。

「 02 」

QQ的活力,到底从何而来?

当我们谈及QQ的时候,我们所谈及的是产品侧的便捷,也是情感侧的延展。而QQ的长红也来自于此:QQ横亘着很多人的青春,也会由此继续下去,承载更多人的记忆。

以友谊为基础,以多元化玩法为牵引,让因志趣而走到一起的人不会因为志趣的磨灭而走散,而是以源源不断的新功能、新玩法牵引朋友们「玩」到一起,以场景和产品为纽带,让友谊和QQ都在未来里长盛不衰。

另外,我们可以见到的是,在这些年里,QQ也持续不断地输出多元化的玩法,而用户也可以在这些玩法里找到更多的共鸣。

小世界里的好友,QQ小窝里的朋友,以及QQ空间里的空友,志同道合带来的同性相吸,也是最坚实的衔接。

QQ一直所做的,都是让社交回归社交,而这其实也从某种角度来说构筑了QQ的独特磁场——不设防。

在如今,年轻人纯粹的社交需求正在分崩离析,朋友的同事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而当这些都砸在年轻人的脊梁上后,QQ却意外地成为了他们的避风港。

如果说有部分人放弃了QQ,他们只是也放弃了社交,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这并不是QQ的问题,当代的年轻人也同步放弃了部分游戏、生活和娱乐,这是成长的隐痛,但只要有机会,他们仍旧会将之一片一片地捡起来,进而拼凑出完整的个体。

那些在用QQ的中年人,在深夜翻看相册的青年人,夜里在使用QQ呼朋引伴的游戏党,都印证了这一点。

永远有人在人生的道路里走散,因为不会有人永远年轻,但这并不是问题——对QQ来说,永远有人年轻,也永远有人想重回年轻。

而当一个人想重回自己的青年时代的时候,QQ即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是QQ的胜利,也是青春的胜利。

科锐女员工控诉遭领导性骚扰:传该领导曾凑前台耳边说「你好香」……
上一篇
ChatGPT出圈背后,生成式AI的春天到了?
下一篇
2025 年 5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4 月    
近期文章
  • 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 上市限时价11.58~15.58万元
  • 即时零售,美团、京东、淘宝们的新战场
  • 联想第五次创业,再次绕开核心科技
  • 国产女包,落入涨价“陷阱”
  • AI,擂响了产业互联网的战鼓
国产女包,落入涨价“陷阱”
道总有理
药企跨界美妆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道总有理
时代变了,互联网不再需要陌生人社交
道总有理
首次机器人马拉松即将开赛 4月20日京东拍卖人形机器人1元起拍
锋巢网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懂懂笔记
冷眼旁观,麻辣点评,深入分析,帮助你用新的视角了解快速变化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