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超越去年全年,可以说是泡泡玛特火爆的一个缩影。如果我们将其与Labubu的火爆联系在一起的话,这丝毫都不让人感觉到有任何意外。无论是薄荷色的Labubu在香港拍卖行拍出了天价,抑或是泡泡玛特在二手市场上的火爆,乃至是泡泡玛特各大门店的抢购潮,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公告,预期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低于200%;预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去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45.58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93.32%;经调整后净利润为10.18亿元,同比增长90.1%。
据此计算,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营收或不低于137亿元,归母净利润或超41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或超46亿元。2024年全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34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营收和净利润就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对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大增,泡泡玛特董事会认为主要归于以下原因:(a) 泡泡玛特品牌及旗下IP在全球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多样化的产品品类促进集团收入增长,集团各区域市场收入均实现持续高速增长;(b)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收入结构的变化对毛利、溢利均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规模效应使溢利显著增加;(c) 持续优化产品成本,加强费用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多家投资机构持续看好泡泡玛特未来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泡泡玛特的潜在市场规模远大于此前的估计。该公司的LABUBU品牌近期获得了强劲的势头。泡泡玛特今年及以后业绩超预期的潜力仍然很大。德意志银行维持对该股的“买入”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200港元上调至303港元。摩根大通表示,泡泡玛特领导中国快速成长的IP商品市场。看好公司强大的IP供应,LABUBU是崛起中的“超级IP”。摩根大通预测其海外销售额在2025年同比增加152%,2025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占2027年销售额的65%。
于是,我们不仅会问,泡泡玛特缘何会如此地火爆?泡泡玛特在如此火爆的消费背后又为我们投射出来了怎样内在规律呢?
Z世代正成消费主流
一直以来,在新消费的市场上,都在印证着“得年轻人得天下”的铁律。这一点,在泡泡玛特的火爆上,我们同样可以窥探出一丝端倪。据《证券时报》发布的消息显示,在深圳福田区深业上城的泡泡玛特门店内,一位身着二次元服饰的00后女生兴奋地向朋友展示刚购入的深圳限定款“天青色labubu得闲饮茶萌粒”:“这套才69元,准备把它们整齐摆放在车上,看着就开心!”
这,可以说是泡泡玛特用户的一个缩影。有关统计资料显示,Z世代,即1995 - 2009年出生的群体,在泡泡玛特的消费者中占比高达70%以上。不难看出,泡泡玛特已俘获了年轻人的心。而这些人恰恰对于潮玩、盲盒等新生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与探求欲,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泡泡玛特的火爆。
之所以会说Z世代渐成消费主流,是泡泡玛特火爆的内在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消费模式、消费动机等方面都具有着更加愿意为情绪价值、社交价值买单的属性。在豆瓣上,拥有300万用户的“泡泡玛特玩家”小组,就是年轻人因潮玩聚集的社群。在这里,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藏、拆盒经历,通过交换藏品、创作UGC内容,强化着彼此之间的圈层认同。
《中国潮玩与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中国潮玩产业规模预计2026年将达到1101亿元,年均增速超20%。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潮玩相关企业超5.2万家,其中广东省以9700余家位居首位,占比达18.5%。随着Z世代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特别是他们当中所蕴藏着的这样一种消费潜能得到持续不断地释放,泡泡玛特或许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些投资机构一样有着更大的增长潜能与想象空间。
泡泡玛特并不是泡泡玛特本身
泡泡玛特之所以会让如此多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年轻人们在购买泡泡玛特、获得泡泡玛特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获得了一件玩具或玩偶,而是在于获得了社交、身份认同、群体认同等诸多其他的元素。可以说,泡泡玛特是他们追星的标志,也是他们交流的方式,还是他们彼此获得认可的媒介。
因此,泡泡玛特其实被赋予了除了玩具或玩偶本身更多其他的概念和意义。如果我们站在这样一个视角再去观察泡泡玛特的话,便会看出,泡泡玛特其实更像是一个被附着了更多标签的存在。当泡泡玛特被赋予了更多的光环与标签,那么,它的溢价能力则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果还是很难理解的话,我们可以将泡泡玛特与其他的IP衍生品联系在一起来看。不过,同其他的IP衍生品不同,泡泡玛特还夹杂了明星效应、社群效应等诸多其他的光环。例如,韩国女团BLACKPINK成员Lisa在社交媒体Ins上连续三天晒出与泡泡玛特IP Labubu的合影,她的Ins粉丝过亿,这一行为随即展现出强大的带货能力,使得Labubu的搜索量暴增300%,吸引了大量粉丝跟风购买。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6月10日,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一只高131厘米,材质为PVC的薄荷色LABUBU玩偶以108万元落槌成交。算上佣金,神秘买家为这件“全球唯一一只”的潮玩艺术品实际支付或高达124.2万元。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纵然是在收藏界,泡泡玛特同样具有着一定的价值。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泡泡玛特早已不再是泡泡玛特玩具或玩偶本身,而是成为了一个以玩具或玩偶为核心,衍生出来了涵盖了诸多功能和属性的复合体。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我们再去看待泡泡玛特的神奇,或许便不再有任何的惊讶。
国内外市场的同频共振
毫无疑问,现在,出海是一个热门词汇。泡泡玛特,同样将自身的眼光从国内市场转向了国外市场,并且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同频共振,最终让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释放。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东南亚市场,2024年泡泡玛特在该地区收入高达24亿元,同比增长惊人地达到了619.1%,占据了海外总营收的47.4%。特别在泰国,由于当红明星Lisa在INS上分享了LABUBU的快拍,引发了一场抢购风潮。
无独有偶,欧美市场同样也有泡泡玛特的踪迹。例如,与巴黎卢浮宫的联名系列巧妙地将艺术与潮流玩具相结合,而纽约时代广场的旗舰店更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单店月均收入高达200万元以上。毫不夸张地说,泡泡玛特已经成为了潮玩赛道上出海的一个标杆。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4月,位于法国巴黎拉德芳斯中心商务区的泡泡玛特新店开业。早在正式营业时间开始前,店门口就排起了数百人的长队。美国《时代》双周刊网站发布文章称,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搜索“泡泡玛特”,就会出现数以万计的开箱分享视频。
数据显示,线下门店方面,2024年泡泡玛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5个国家开设了首家线下门店;在全球多地的地标性位置,如泰国曼谷最大的购物中心、英国伦敦牛津街等地开设了特色主题店与旗舰店;7月,泡泡玛特入驻法国巴黎卢浮宫,成为首个进驻的中国潮玩品牌,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影响力。截至2024年底,泡泡玛特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超过500家线下门店和超过2300台机器人商店。
截至目前,泡泡玛特通过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触达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市场线上渠道全年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834%。其中,海外官网收入占比最高,营收5.3亿元,同比增长1246.2%;海外社交平台TikTok增速最快,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5779.8%。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泡泡玛特业已成为了中国潮玩品牌出海的成功案例之一。因此,泡泡玛特的火爆,更多地让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出去,并且取得成功。对于其他的品牌来讲,如何思考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走出去”的正确方式,或许才是实现像泡泡玛特一样成功的关键。
结语
泡泡玛特,不仅是潮玩赛道的标志性品牌,而且还是中国品牌出海的成功案例。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以及更多的中国品牌开始成功走出的真实现象。认识到泡泡玛特为我们展现出来的这样一种内在规律和逻辑,或许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泡泡玛特火爆背后的内在原因,我们才能对于泡泡玛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