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其它 › 高端难破、利润承压,联发科却正在打破僵局?

高端难破、利润承压,联发科却正在打破僵局?

刘旷
4 小时前其它

高端难破、利润承压,联发科却正在打破僵局?-锋巢网

2025年,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已成为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核心战场。

10月30日,据业内人士透露,联发科正推进一款天玑9系的旗舰级移动平台,或归属于天玑9500系列命名,定位为准前代旗舰升级款据悉,该芯片将延续天玑9400的CPU架构,采用“第二代全大核”设计,包括1个Cortex-X925超大核、3个Cortex-X4超大核以及4个Cortex-A720大核。

在高端市场壁垒依旧、竞争对手不断加压的当下,这款“稳中求进”的迭代产品,能否真正帮助联发科夯实竞争力,还是仅能维持中场战线?

增长背后的隐忧与韧性

众所周知,联发科是全球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佼佼者,稳坐出货量头把交椅,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也展现出强劲的基本面。

联发科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新台币1503.69亿元(约合人民币361.49亿元),环比减少1.9%,同比增长18.1%;净利为新台币280.64亿元(约合人民币67.47亿元),环比减少2.2%,同比增长17.7%。

联发科的韧性,体现在其对行业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上。

一方面,第二季度增长主要受益于Edge AI芯片与高速联网芯片需求的持续释放。这意味着联发科成功把握了人工智能从云端向终端迁移的产业浪潮,其产品路线与市场演进方向高度契合。这种由高价值技术驱动的增长模式,也为公司品牌升级与利润结构优化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充足的现金储备为联发科提供了战略纵深。截至第二季度,其现金及流动金融资产规模达新台币19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29.4%。这笔“战争基金”不仅支撑其持续投入先进制程研发,也增强了抵御行业波动与捕捉并购机会的能力。

毫无疑问,联发科正以其强大的韧性前行,但脚下之路却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

首先,高研发投入挤压利润空间。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研发支出达新台币369亿元,同比增长19.7%,占营收比重高达24.6%。尽管净利润同比增长8.1%至280亿元,增速却明显低于营收增长,净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0.4%下滑至18.7%,反映出盈利质量面临压力。

其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37天大幅延长至45天,释放出需警惕的信号。

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为维系大客户,联发科在信用政策上做出让步,侧面反映其在面对下游终端厂商时的议价能力仍面临挑战。回款周期的拉长,也预示着营收“质量”与资金周转效率存在隐忧。

总而言之,联发科的财报既展现了其抓住技术浪潮、稳健经营的强大韧性,也无情地揭示了其在利润空间、议价能力和宏观风险下的严峻考验。

难以攻破的高端困境

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联发科虽已连续多季度蝉联出货量第一,但在真正决定行业话语权与利润空间的高端战场上,高通仍占据明显主导地位。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联发科以36%的市场份额再次蝉联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第一,高通以28%排名第二,苹果以17%位居第三,这已经是联发科连续多个季度位居榜首。

然而,在高端芯片市场(通常对应手机售价500美元以上),高通则以约55%–60%的份额保持领先,联发科占比约为27%–30%,市场份额相对较低。尽管联发科近年来凭借天玑系列逐步打开高端局面,但尚未动摇高通在旗舰机型中的核心地位。

究其原因,联发科在冲击高端的道路上,背负着三重沉重的枷锁。

其一,技术路径的依赖与限制。联发科采用ARM的IP授权模式,能快速上市但个性化不足。随着ARM授权费持续上涨,联发科的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且在核心架构创新上难有突破性作为。

反观高通,已逐步转向“指令集授权+自研”模式,其即将发布的骁龙8 Elite Gen 5采用自研Oryon架构。这种根本性的技术路径差异,使得高通在性能定制和长期技术领先性上拥有了更强的主动权,给联发科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追赶压力。

其二,客户结构的高度集中与风险。联发科的高端突破,高度依赖OPPO和vivo两家核心客户,后者贡献了其约70%的高端芯片订单。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在初期是助力,但长期看却是巨大的风险。

一旦这两大客户因市场策略调整或自身经营问题削减订单,或像小米一样加大自研芯片投入,联发科的高端战略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机。相比之下,高通的客户群更为分散和稳固,在全球顶级旗舰机型中拥有更广泛的布局,抗风险能力更强。

其三,生态壁垒与品牌认知的惯性。高通骁龙系列经过十余年的经营,已在消费者和厂商心中建立起“旗舰标配”的深刻认知。这种品牌势能形成了强大的生态壁垒,使得手机厂商在推出顶级旗舰时,选择高通成为一种更稳妥、更“政治正确”的决定。

不可否认,联发科的天玑系列虽凭借天玑9000/9400赢得了口碑,但要想系统性地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认知,需要连续数代产品在性能和稳定性上都超越对手,其难度可想而知。

除高通外,联发科还面临来自下游手机品牌的“垂直整合”压力。小米、vivo、OPPO等企业正持续加大自研芯片投入,虽目前仍集中于ISP、NPU等协处理单元或次主芯片,但长远看,其技术积累将逐步向上延伸,威胁第三方芯片企业的定制空间与议价能力。这一趋势迫使联发科必须在技术差异化与客户协同之间寻求新平衡。

守擂不易,突破也难

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联发科已凭借持续领先的出货量站上行业之巅,但高处不胜寒,面对的环境往往更为复杂。

站上顶峰之后,联发科守擂不易,突破更难。向下是中低端基本盘的“守擂”之苦,充满价格战与份额流失的风险;向上,是高端市场的“突破”之艰,横亘着技术、生态与品牌的铜墙铁壁。

面对守擂与突破的双重压力,联发科需做好短期规划和长期战略。

短期内,以“体验优化”,巩固规模优势。在旗舰产品上,不再单纯追求硬件参数的堆砌,而是聚焦于系统级软硬件协同优化,通过更稳定的帧率、更低的功耗和更聪明的AI调度,打造“人无我有”的体验长板。

同时,通过天玑9系的持续迭代和精准的“体验优化”策略,在高端市场寻求单点突破,逐步建立口碑。

长期来看,联发科需推动“跨界拓展”与“生态升维”。

一是,必须将Edge AI的技术优势,加速扩展到物联网、汽车电子、AR/VR等更广阔的领域,开辟决定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降低对手机市场的单一依赖;二是,从单纯的硬件供应商,向“硬件+软件+平台”的赋能者转型,真正打造一个繁荣的“天玑生态”。

联发科正处在规模与高端化、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关键转折点。其手中握有出货规模与现金流优势,但要想在技术快速迭代、竞争维度不断升高的芯片行业持续领先,必须跳出传统硬件思维,在技术自主性、品牌认知和跨界生态上实现系统性突破。

未来的竞争,不仅是芯片性能的比拼,更是生态构建与战略定力的较量,联发科“长盛”之路任重道远。

产业互联网,新茶饮的下一个金矿
上一篇
双11观察丨电商终点即起点,行稳致远
下一篇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文章
  • 一加15体验:影摄北纬39度线的城市之秋
  • 双11观察丨电商终点即起点,行稳致远
  • 高端难破、利润承压,联发科却正在打破僵局?
  • 产业互联网,新茶饮的下一个金矿
  • 京东高端家电持续领跑行业 成为国际品牌“反向出海”首选渠道
双11观察丨电商终点即起点,行稳致远
倪叔的思考暗时间
产业互联网,新茶饮的下一个金矿
产业深观
别等2030!这张CEIC“穿越体验券”,让你提前活在未来
懂懂笔记
AI,打开产业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产业深观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