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文娱 ›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

读娱
1 小时前文娱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文 | 小咕咚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月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当熟悉的片头曲在耳边响起,不少观众产生了“爷青回”的感觉。

 

不过,此番回归的《还珠格格》是以短剧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开播首日,短剧《还珠》在微博热度指数破短剧纪录,当前已开启了加更模式,连续6天双更,目前播放量已有1.7亿,登上了灯塔专业版全网正片播放量TOP10榜单,在一众长短剧中赫然亮眼,证明了经典IP在短剧赛道依然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不过,网友对于短剧《还珠》褒贬不一,有的力挺其是短剧里面的精品了,直言:“本来看着玩玩结果真香”,有的网友则吐槽选角,表示:“除了女主还行外,全员颜值降级太厉害了”;还有的网友则将反讽感拉满,“短剧《还珠》还是有优点的,那就是它把《新还珠》衬托得不再是倒数第一了”……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既有《还珠格格》这一经典IP为自身背书,又有短剧这一全新形态为载体,短剧《还珠》兼具经典与时兴元素,力求覆盖目标人群的最大公约数,种种打法在经典IP短剧化与短剧大IP精品化间极具代表性。

 

 

 

 

 

从长剧到短剧,“还珠格格”IP影响力经久不衰

 

从第一部播出至今,《还珠格格》这一IP问世已有27年。1998年,《还珠格格》第一部在湖南卫视播出,以差异化的画风与超前的价值观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还珠格格》第二部于次年与观众见面,全国平均收视率攀升至54%,最高达到65.95%,超越了第一部的成绩,在反复重播中持续收获新观众,几乎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二部开局即高光,但《还珠格格》后续的发展则不尽人意。《还珠格格》第三部演员阵容大换血,外加剧情走向不受喜,全国平均收视率下降至28%,口碑也呈现下滑趋势。同样的,2011年所推出的《新还珠格格》亦未获得观众的认可,豆瓣评分只有3.5分。直至饰演小燕子的李晟在《乘风2025》里翻红,《新还珠格格》也短暂地火了一下。此外,《还珠格格》还在游戏化领域进行试水。如在2017年,《还珠格格》正版授权手游便已面世,只不过如今在手机应用商店已是“查无此游”的状态。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如今短剧正热,让《还珠格格》在IP开发上有了新机遇。以超级IP为定位,芒果TV与湖南卫视联袂推出短剧《还珠》,让这个昔日的国民IP重新走进大众视野,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从拍续集到翻拍,从游戏化开发到短剧改编,《还珠格格》积极探索IP的多元价值,在IP开发上经历过辉煌,也陷进过低谷,以多点开花的方式不断延长其生命周期,而这也得益于其空前的收视热度,为其强大的盈利能力和长尾效应奠定了基础。

 

回顾来看,《还珠格格》系列自身既能卖出好价格,相关数据显示,《还珠格格》一二三部的电视剧版权费以及可观的海外版权营收超过5亿元。同时也能为购买者带来极高的营收,如各播出电视台通过插播广告获得的收入极为可观,如北京台、上海台、广东台的广告收入分别是2500万+、4000万+、450万+,远高于购片成本。再如《新还珠格格3》的网络版权卖出3000万元的好价格,购买方搜狐视频通过版权分销不仅收回了购片成本,并通过剧集的高播放量吸引广告主投入。此外,《还珠格格》系列作品在剧集衍生品开发上亦发展得如火如荼,实现了多方共赢。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当下,短剧《还珠》在商业化上则走出了全新的路径,目前有普通会员、SVIP等会员收入和以百岁山、乐视为代表的广告植入收入。此外,可以参照的是,早前芒果TV翻拍短剧《橘祥如意》还尝试了单集付费的变现模式,后续《还珠》是否会沿用这一打法还待观望。某种程度而言,短剧《还珠》是《还珠格格》在IP开发上又一节点,其超级IP的身份也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内容景观以及行业思考。

 

版权售卖、周边衍生、会员收入、广告收入……《还珠格格》商业路径的变迁可以说是影视剧商业版图扩张的缩影。

 

 

 

 

 

 

以《还珠》为样本,探索经典IP短剧化的更多可能

 

当前,短剧行业已经全面进入“IP为底座”的发展阶段,小说IP改编、系列化IP开发等相对成熟,长短IP联动成为了新的创新支点,或是围绕热播长剧打造衍生短剧,《我的归途有风》衍生自《去有风的地方》,《昭世录》则是《九重紫》的“售后”,或是将经典影视IP衍生开发为短剧,不仅借助原有IP影响力吸引粉丝,还为短剧行业带来新的内容景观,此番以超级IP入局的《还珠格格》便是一大典型的案例。

 

在内容改编层面,短剧《还珠》是借用《还珠格格》的角色名、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用短剧里最时兴的穿书与剧中剧方式重新串联经典剧情,在快节奏的叙事中融合了甜宠、轻喜等元素。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具体来看,短剧《还珠》保留了原版剧情里小燕子、紫薇、五阿哥、尔康、皇后、容嬷嬷等主要人物,并新增了林岁岁和景渊两大新人物,并以新人物为故事的主视角,讲述当红女明星林岁岁(胡连馨饰)因改动剧本而意外穿入《还珠格格》剧情世界中,并在修复剧情、守护原著走向的过程中与新增人物慎刑司郎中景渊(罗一舟饰)相识相恋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走向让不少网友称之为《还珠格格》的同人文。这一套的创作方法,对于经典IP的短剧化改编不具有普适性,但为广大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披上穿书的外衣,短剧《还珠》还是那个味吗?-锋巢网

 

在内容营销层面,短剧《还珠》的营销方式亦在向长剧看齐。在线上,主角团合体直播,揭秘幕后趋势,在线下,主角团开启扫楼模式,主演胡连馨、罗一舟合体发糖。本身《还珠》的演员阵容主打明星级,辅以长剧类似的营销模式,在趣味的互动中更容易受到观众的关注与喜爱,进而从同期的一众长剧、短剧中脱颖而出。

 

以《还珠》为窗口,我们看到了短剧对于经典IP的创新运用,既保留特色名场面也融入时兴热门的元素,也看到了短剧营销模式逐渐与长剧看齐,获得更多的曝光度与影响力。而它的成功落地,也鼓励着着未来更多经典影视作品以超级IP的身份入局短剧赛道,在内容品质与商业变现都有更多元的可能。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刀光不再特效纵横,新式武侠还得再进一步
上一篇
AI落地,仅仅只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前奏曲”
下一篇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文章
  • 市场份额罗生门,要怪全景相机的赛道有点小?
  • 百度“错位”:AI火热,业绩遇冷
  • 2025中国传播年度人物在京揭晓
  • 三面围城:OPPO Reno15破局不易
  • AI落地,仅仅只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前奏曲”
刀光不再特效纵横,新式武侠还得再进一步
读娱
银河酷娱被指“倒闭”背后,初代综艺制作公司正悄然洗牌
读娱
预售破纪录,《鬼灭之刃无限城篇》除了票房还能为电影市场带来什么?
读娱
双11热度不在,天猫vs京东为什么还要做晚会?
读娱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读娱
专注娱乐+互联网+商业,记录泛娱乐产业的大情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