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零壹
在用户需求迭代、AI技术浪潮与市场变迁中,长视频平台如何寻找新的增长锚点?爱奇艺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或许提供了一些观察线索。
财报数据显示,爱奇艺第三季度总收入66.8亿元,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2.1亿元,环比增长3%;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4亿元,内容发行收入6.4亿元,其他收入5.9亿元。

结合电话会议中的管理层发言,这份财报所呈现的不只是稳固的内容基本盘,值得关注的还有爱奇艺增长动力的结构性变化:海外业务的强劲增速、线下体验的实质性落地,以及AI技术对全链条的渗透等,正共同构成驱动增长的新引擎。这也许预示着,长视频行业的竞争维度已经悄然生变。
头部爆款不断构筑基本面,微短剧+漫剧拓新求变
尽管技术浪潮与商业模式不断演变,但对长视频平台而言,一条核心定律依然清晰:头部爆款不仅是有别于碎片内容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也是平台护城河的基石。内容的表现会直接驱动会员订阅与留存,奠定品牌影响力,并为IP价值的多元延伸提供源头活水。
Q3会员服务收入实现环比增长的背后,爱奇艺再次证明了头部优质内容的核心价值。
爱奇艺Q3大剧呈现出现实题材扛鼎、类型创新破圈特征。其中,热度破万的现实主义力作《生万物》成为全民爆款,云合数据显示,其单日热播榜市占率第一,不仅创下央视八套近三年集均收视峰值新高,更带动了拍摄地文旅消费热潮。

另一部热度破万剧《朝雪录》以扎实的剧本和精准的类型融合形成差异化突围,而高概念科幻剧集《不眠日》则将科幻、悬疑与时间循环等高概念叙事融合,内容热度峰值超8800。

在进入Q4后,爱奇艺更先后播出了《沉默的荣耀》《命悬一生》《天地剑心》《树影迷宫》《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等不同题材的精品化大剧。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挖掘、对垂类题材的精品化打造和创新探索,爱奇艺实现了爆款领航、多元突破的精品剧集内容布局,构建了持续领先优势。

综艺方面,《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以超8000热度、云合市占率第一的成绩领跑脱口秀品类,会员与广告收入表现突出;新综艺《姐姐当家》让女性的真实生活被认真倾听和理解,成为社会观察与思考的窗口。

在电影板块,爱奇艺实现院线与线上协同增长的突破性进展。爱奇艺出品的动作犯罪片《捕风追影》以12.65亿元票房跻身暑期档头部阵营,位居票房榜年度第六,开分8.1分刷新近十年国产动作片评分纪录。

据悉,爱奇艺Q3期间共上线12部类型多元的重点电影,电影市占率连续15个季度保持第一。尤其值得行业关注的是“院线新片网播分账”模式带来的惊喜,《无名之辈:否极泰来》分账超1800万元,这一成绩已经与该片线下上映的片方分账票房相当,为优秀腰部影片提供了更多收入空间。

此外,微短剧、漫剧则正在成为增长的新引擎。目前爱奇艺已经有超2万部的内容储备,其中过半内容免费,《缘起三生》《饲养夜色》等头部作品涌现,推动日均播放时长与日均会员拉新收入环比两位数增长。平台也已经开辟"漫剧"专属频道,启动开发自制漫剧,进一步形成对用户碎片化时间内容需求的全面深度覆盖。
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从国内到海外,从线上到线下
通过多年的爆款内容累积和IP的持续开发,可以说爱奇艺最大的资产就是IP,提升IP的多元商业价值实现已经成为爱奇艺的重要增长点。
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上,爱奇艺与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签署合作协议,这是继扬州、开封之后,爱奇艺年内官宣的第三座爱奇艺乐园。与此同时,在泰国、巴西、墨西哥等地区,爱奇艺国际版的用户正快速增长。

爱奇艺乐园的涌现、海外爆款的质变等现象,正勾勒出爱奇艺以IP为核心的价值延伸路径——从国内到海外,从线上到线下。
海外业务已经成为爱奇艺的第二增长曲线。财报显示,爱奇艺海外业务总收入同环比增幅创近两年新高,总收入实现同环比双位数增长,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创历史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40%,其中巴西、5个西语区市场、墨西哥、印尼会员收入同比涨幅超100%。
本季度,古装探案剧《朝雪录》成为了海外市场热播爆款,在泰国、马来西亚等5个市场位列谷歌趋势热度第一。值得关注的是,泰语配音版《朝雪录》的播放时长和收入峰值,均刷新了爱奇艺国际版泰语配音剧集的纪录。

在夯实华语内容基本盘的同时,爱奇艺更持续加大了海外本土化内容制作投入。第三季度,爱奇艺自制泰语剧集《灵魂重生》成为2025年现象级作品,会员收入创下爱奇艺国际版泰剧纪录,并登顶谷歌和推特(X)相关榜单。
据财报电话会相关介绍,爱奇艺自制泰剧通过加配字幕推向全球后,其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的收入已超越泰国本土市场,泰剧也成为继陆剧之后第二个具备国际市场传播力的内容品类。
此外,财报数据显示,由微剧带来的海外会员收入环比增长140%,微剧正在成为内容出海中高度活跃的类别,《成何体统》等多部爱奇艺自制微剧在海外表现优异。
爱奇艺的海外拓展既建立在大陆头部剧综IP基础上的海外传播,也有区域聚焦、深度本地化的策略侧重,有望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构建起更坚实的IP货币化基础。
线下业务也在成为爱奇艺未来的重要布局方向。这本质上也是建立在爱奇艺优质IP资产储备的基础上,构建起“线上内容-线下消费”的完整商业闭环。
过去十余年,爱奇艺通过大量优秀影剧漫综作品为用户提供情绪价值,而在2025年的当下,用户对于线下沉浸式体验需求日增,“谷子经济”等新模式走红,本质上是因为用户在作品之外,也渴求着与自己喜爱的IP有更多情感联系和陪伴。
爱奇艺目前的线下体验业务主要包括“全感剧场”和“爱奇艺乐园”两种形式。其中爱奇艺乐园的定位为小型化、强互动、快迭代的新型主题乐园,轻资产的运营模式降低了爱奇艺的资金投入风险。
全感剧场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热门影视IP转化为线下沉浸式娱乐体验,让观众从“观剧”到“入戏”。截至目前,爱奇艺已开发上市《风起洛阳》《苍兰诀》《唐朝诡事录·西行》等系列全感剧场项目。
在存量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视频平台增量市场的开辟进度尤为重要。爱奇艺在海外与线下领域的拓展表明,其增长逻辑已经转向以IP为核心的全球性、全场景生态价值挖掘,上升空间是可观的。
从创作到体验,AI推动产业全流程变革
爱奇艺CEO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谈及AI时表示,“我们预估未来两年内,慢了三年多,不会超过五年,影视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会投入非常大的力量,在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上用AI去做创新、去做改变。”
近三年来,爱奇艺已经将AI落地到多层次实际场景,从提升运用效率到提升商业化效率,再到优化用户体验和赋能内容生产,一条技术驱动的路径正愈发清晰。

在运营方面,AI扮演着“效率加速引擎”的角色,如海报的自动化生成、海外业务中机器翻译的应用等,大幅压缩了人力与时间成本,显著提升了效率。商业化层面,AI同时作用于素材生成与投放优化。通过算法自动生成适配不同受众的广告创意,并精准触达,直接提升了广告转化率。
AI对内容制作环节的赋能也有突破性发展。“剧本工坊”利用数据模型辅助评估剧本,提升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影像工坊”则能快速将创意转化为概念图或演示视频,为前期制作提供了可视化的参考,优化了整体工作流程。
用户体验方面,“跳看”功能通过AI技术对视频画面进行深度分析,能够找出那些真正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最有吸引力的精彩点,实现个性化观看体验的跃升; “桃豆”智能体则侧重于情感化互动与个性化服务,新推出的“追剧战报”将追剧时长可视化,有效增强用户参与感与互动乐趣。
而爱奇艺对AI的定位并非是单纯的内部提效工具,其未来的规划或许可以总结为——开放、培育、产出。
首先,是将历经内部验证的智能系统向紧密合作伙伴开放。将自身的AI能力转化为行业解决方案,推动制作链条的协同增效,从而在更广的范围提升全行业的产出效率。
AI时代的创作流程、创作思维都不能直接套用传统影视业经验,AI时代下新的内容形态,显然也需要新的人才和创意。爱奇艺三季度不仅联合谷歌、字节跳动共同发起AI短片创作大赛,更宣布设立国内首个AI剧场——其中联合奥斯卡奖得主鲍德熹推出的“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面向全球征集内容创意和团队,并为创作者提供技术支持及创作补贴。首批15分钟以上的AI叙事影片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正式上线。这对于发掘培养AI创作人才,构建AI时代新的内容生产系统进行人才储备有着长远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产出。据悉爱奇艺将与创作者、合作伙伴们一起,先在漫剧、动漫、知识内容、纪录片、网络电影等内容领域实践生产出AI主导的内容,为以后长剧、电影等等大规模使用AI创造前提条件。
正如爱奇艺CEO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所总结的,“2025年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之年。”在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长视频平台的竞争以內容为基石,也演变到了技术、生态和商业模式的综合较量。爱奇艺此次财报不仅是一份财务成绩单,更能从中看到平台在变革中的核心定力和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把握。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