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的一纸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再一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吸引到了零食赛道上。根据良品铺子发布的公告显示,宁波汉意与良品投资将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长江国贸转让良品铺子8421万股股份,占良品铺子总股本21%,交易总额10.46亿元。除此之外,长江国贸还将向良品铺子的投资人今日资本收购8.99%股份。
完成后,长江国贸将以29.9%的持股比例,成为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几乎同一时间,良品铺子披露,宁波汉意以12.42元/股的价格向网谷创投协议转让良品铺子2045.1万股股份,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5.10%,交易总额2.54亿元。两个买家同为武汉国资。
对于良品铺子的这则公告,真正引发的是,人们对于当下零售赛道的更为深刻的思考。透过它,人们看到的并不仅仅只是良品铺子本身,而且还更多地看到的是整个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零食高端化,正在遭遇挑战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良品铺子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走高端化路线。2017年,良品铺子相继获得高瓴资本两轮投资。2020年2月,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高端零食第一股”。彼时的良品铺子风光无限,一度被业界称为“零食一哥”。然而,随着资本的退潮,特别是随着以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平民化零食量贩的崛起,良品铺子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2023年底的内部公开信中,时任良品铺子董事长的杨银芬坦言:“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活得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这句话,可以看出良品铺子其实是感受到了市场带来的挑战的。欲要破解这一难题,还是要摒弃以往零食高端化的打法,转而向平民化和极致性价比的方向发展。
正是在这样一种打法的引领下,良品铺子开始提出了“降价不降质”的口号,并且与2024年开始实行价格下调的策略。然而,良品铺子仅仅只是在产品品类上进行了调整,并且对于以往的产品品类进行了降价,却并未真正深度改变更为内在和深层次的影响良品铺子发展的要素。于是,在2024年,良品铺子非但没有触底反弹,反而还出现了亏损。根据财报显示,良品铺子的营收下滑至71.5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45万元,创下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可见,仅仅只是走“降价不降质”的路线,而不从产业链、供应链上着手,仅仅只能拖累自身的发展,而无法真正解决内在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对于良品铺子这一次投身到国资的怀抱,不得不说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下沉市场,正在成为零食赛道的新引擎
当传统的玩家们依然还在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高端的商场店铺以及打得火热的电商平台上的时候,以零食很忙、赵一鸣为代表的量贩零食则开始将眼光转移到了更为广阔的下沉市场。通过社区、乡镇等更加接近消费者的“近场消费”的方式来增加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从而来寻求新的发展新动能。
“家门口的零食店”鸣鸣很忙于今年4月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根据招股书显示,招股书显示,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持续引领“量贩模式”。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共有14394家门店,覆盖全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其旗下“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国民平价零食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GMV计,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与鸣鸣很忙有着同样打法的好想来,同样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根据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万辰集团交出亮眼成绩单,营业收入达323.29亿元,同比激增247.86%;归母净利润2.94 亿元,同比暴涨453.95%,其中量贩零食业务贡献317.9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62.94%,其中,好想来的业绩引擎作用凸显。2025年一季度,其增长势头更猛,总营收108.21亿元、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124%和3344%,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成为增长关键。这一表现赢得机构认可,招商证券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华鑫证券则给出“买入”评级,均看好其持续高增长潜力。
据悉,门店扩张是好想来快速占领市场的核心策略之一。2024年,万辰集团新增门店9776家,截至2025年3月,全国门店数已达15000家,规模稳居行业头部。庞大的门店网络背后,是好想来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超2000个SKU满足多元需求,50个仓储中心、90万平物流仓及数字化系统实现“T+1”配送,既保障供货及时与产品新鲜,又减少库存压力。
可以说,当高端零食品牌依然还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商场里承受着高昂的店铺成本以及还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厮杀的时候,以鸣鸣很忙、好想来为代表的新玩家们则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下沉市场,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透过鸣鸣很忙、好想来的亮眼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下沉市场,正在成为零食赛道新的增长引擎。对于其他的零食赛道的玩家们而言,只有尽可能多地将目光聚焦在下沉市场,只有尽可能多地布局下沉市场,才能在新周期里打一个翻身仗。
新商业模式,正成为零食赛道的新方向
复盘高端零食玩家们的商业模式,不难发现,它们其实是“前店后仓”的模式,并且这样一种模式的高端化的定位,让它们在进行供应链、产业链打造的时候,会选择那些头部的品牌大厂。虽然这些品牌大厂可以提升零食零售玩家们的品牌定位,但是,品牌溢价同样让它们难以去降价,难以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反观那些量贩零食品牌,它们则更多地追求极致性价比,追求价格与质量的协同,通过价格与品质的平衡来寻找新的利润空间。相对于高端零食品牌的“前店后仓”的模式,它们更多地选择的是“前店后厂”的模式,通过直供来减少成本,从而让价格更多地惠及消费者,以获得新的增长。
以鸣鸣很忙为例,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7.5%-7.6%区间,净利润率则从1.7%提升至2.1%,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保持在2.3%水平,3年的稳定表现验证了公司“薄利多销”量贩模式的可持续性。
公司通过直连厂商压缩中间环节,依托36个仓库、300公里仓储辐射圈与24小时物流体系,将存货周转天数压缩至11.6天。由此节省的成本直接转化为对消费者和加盟商的价格让利。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鸣鸣很忙持续投入,拥有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中最大的数字化团队,打造了覆盖选品采购、仓储物流、加盟商及门店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能力。鸣鸣很忙率先部署数字化订货系统,推出了全数字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自主开发门店零售“智能中台”,并领先布局智能化远程巡店,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与标准化水平。
无独有偶,好想来,同样也采取了新的商业模式。据公开资料显示,好想来创造性地构建了“产地直采+分布式仓储+算法驱动配送”的三级架构,将传统零食行业的“高毛利-高成本”悖论转化为“低毛利-高周转-规模盈利”模型。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转型,好想来量贩零食业务收入预计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40%,净利润跃升至7.9-8.8亿元。
可见,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零售赛道的新方向。除了直供、直采这些更加节省成本的方式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加入数智化的模式来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快速地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结论
对于曾经的“零食一哥”良品铺子而言,现在或许是最好的结局,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它可以获得调整自身战略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输血。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可以让它有机会参与到零食赛道的新周期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种机会,良品铺子可以校正以往的发展方式,通过极致性价比、专注下沉市场以及打造新商业模式的方式,参与到下一轮风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