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零跑百万台量产下线之际。2024年10月17日,零跑第50万台下线;2025年9月25日,零跑第100万台下线,仅用时343天。
在这背后,正是深深烙进新一代汽车消费者心目中的“物超所值”“科技平权”体验。零跑,已经在事实上成为真正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1
“好而不贵”的中国方案
新能源产业发展至今,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便宜而不好,第二个阶段是贵而不够好,如今随着零跑一百万台下线,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走入了第三个阶段:
【好而不贵】
这一阶段的来临是诸多社会发展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整个新能源行业与国民消费理念和光同尘的历史选择。它也是历史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路线:科技服务于人,以一种最平衡的姿态。
所以我说零跑的路线,就是新能源产业的中国方案。
我们简单看一下零跑的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销量数据即可得知这一路线的合理性:零跑的产品特性在同级别产品中普遍具有“越级配置”“高一级配置”,造车就用业界最好的技术、行业内最高的配置;同时在定价上“严格控制溢价”“成本定价”,哪怕是豪华、高端的产品也一视同仁,不挣超出消费者心理预期的钱,所以总是给车主们一种“物超所值”的消费体验。
从零跑主销的C系列三款SUV(C10、C11、C16)就能看出这种产品特点,三款车长差距不过20厘米,起售价则相差不到3万元,精确地切入了各自覆盖的细分消费场景,反过来又构成了“大爆款”的规模效应,三款车今年7~8月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77%、29%和35%。
零跑从0到50万台、再从50万台到100万台的发展历史,深深地奠定了这种品牌心智。这样的心智与体验,与如今的理性消费主题高度契合。新能源产业如果要发展到更广更深之处,只有这一种方案可供选择:更高配置、更优品质、好而不贵。
而零跑用其自身的市场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案的高度正确性。造车,无需依赖豪华溢价,也能实现规模与创新的平衡,并拼出一条新赛道:
顶配科技驶入寻常人家,这是一条真正的科技平权、工程师文化平权的路线。
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却简单到只有那些最“老实”的工程师才有能力与耐力做到。创立以来,零跑坚持核心技术全域自研,建立起了成本可控、品质可控的技术优势,逐步形成技术能力和规模效应的良性互动。
在技术方面,零跑掌握并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业界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业界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等。
规模方面,2025年1至8月,零跑在全球累计交付量超32万台,累计出口量超3万台,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重点市场销量均跃居前列,全球布局了超过1700家的渠道服务网点,是中国新势力品牌中排名第一的存在,并连续六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月销冠军。
零跑拥有全面产品线布局,已覆盖A、B、C、D四大系列,构建了包括轿车、SUV、MPV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在产品层面也保持全面均衡,不断打造新爆款同时全系产品高频更新迭代,无论老车主还是新车主始终保有新鲜感。
今年9月,全新战略级产品Lafa5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全球首秀,而即将亮相的全新D系列,将搭载领先的百万级技术及体验,彻底坐实“人民的豪华科技旗舰”。
倪叔7月份在杭州参加了零跑全新C11发布会,感受最深的就是越级配置。这样的产品体验也让零跑在行业内迅速实现了“追赶、超越、拉开三部曲”。
何为平衡?这便是平衡。何为新能源中国方案?这便是新能源中国方案。
技术与规模高度融合,在技术持续创新领先的同时实现了规模化盈利的闭环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2025年,零跑实现了半年度盈利,持续盈利的步伐也越走越稳。这样的创举也生动地刻画出了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历史画卷,以核心技术为驱动、敢于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新科技企业,就是各行各业落实中国方案的强劲力量。
这是零跑的选择,更是消费者与投资者的选择,这个市场,终究还是告别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故事”,选择了优质的产品和优秀的口碑。
2
中国方案背后的中国增速
正因为这样精确的中国方案,客观上带动零跑创造了中国增速,成了新势力增速王。而与大众直觉相左,事实上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并没有特意强调一定要增长得多快多猛,他反而是以中国工程师特有的沉稳低调反复要求零跑要做龟兔赛跑故事里的龟,相比起某一时间点的爆发增长,零跑更看重的是:
“每年进步一点点”
这其实就是经典的商业伦理“慢即是快”。狂飙突进在制造业里从来都不是什么可持续的规律,反而是昙花一现的必然。朱江明和他的工程师们深谙其中的规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零跑在新能源同行们卷得最狠的时候却异常沉稳,他们看重的是持续增长,是与时间做朋友。
正是这样的增长哲学,反而让零跑实现了厚积薄发,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创下了新势力品牌从50万台到100万台的最快速度,增速超理想汽车,理想2023年9月25日,50万台下线,2024年10月14日,100万台下线,用时一年多。
百万台量产下线达成时间又提前小鹏和蔚来:小鹏2024年9月20日,50万台下线、蔚来2024年5月9日,50万台下线,二者目前均尚未达成100万台下线。
在销量方面,零跑的品牌哲学也让消费者坚定用脚投票,连续6个月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周销量一度跻身中国新能源全品牌排名前五。
如此发展势头,超越了奇瑞新能源、长城新能源、极氪领克等一系列行业高峰。零跑的品牌气质一如他们的工程师群体,不争一时一地的澎湃,而是让时间证明了谁才是最接近消费者真实需求的那个“老实人”。
3
浙江撑起零跑冲向世界
毫无疑问,零跑在达成百万台量产下线的里程碑之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方面这与零跑自身的气质有关,另一方面又因其所处的产业环境有关。
零跑作为浙江土生土长的新能源品牌,从诞生之日起便坚持整车与高附加值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浙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同时,零跑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持续投入,也拉动浙江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的创新。
如今,因为零跑这样的标杆企业,浙江这个新兴制造业大省正在吸引更多的优秀产业链企业齐聚山海,这是一种历史级别的良性发展飞轮,一方面是敢想敢干的创新企业与创新服务,另一方面是务实肯干、造福国民的踏实路径。
这样的营商环境与产业氛围,激励更多浙江企业加速转型与升级。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零跑创始人朱江明作为有着浓厚浙商思维的“科学企业家”,他本人就是零跑这个品牌的生动缩影,务实创新、低调能干的超级工程师在零跑不止朱江明一个人,而是有五千名以上同频共振的工程师。
正是他们一道,用制造业的精密和实干精神,证明了“造好车”的本质,这些人或许在聚光灯下时时露出拘谨与憨厚,但在工程师的岗位上,个顶个的英雄好汉。
也因此,零跑所在之地已成英雄之地,他们带着中国新能源的新方案,走向了全世界。零跑持续领跑下去的根本原因也越来越清晰,它代表了追求科技幸福的人们心目中的车企形象。而“追求科技幸福”的人,不分性别老少,也不分国界,这样的零跑,它的成长与进步也将是无边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