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娱 | yiqiduyu
声音构建了最初的社群,将人类紧密连接到了一起。
古中国的采诗官行走在阡陌之间,收集《诗经》中的“风”,那是土地与劳作的呼吸;古希腊的露天剧场里,悲剧演员的朗诵与歌队的和声,塑造了整个城邦的精神世界。这些声音,滋养着文字、艺术与制度的生长。
千万年后,同样一批用声音传递热爱与艺术的人,聚集在一起,探索着声音文化的本质与边界。
2025年11月22日至23日,澳门「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在澳门伦敦人综艺馆内成功举办。《魔道祖师》《天官赐福》《将进酒》《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等知名IP参演,路知行、苏尚卿、陈张太康、姜广涛、袁铭喆(以上为部分嘉宾,排名不分先后)等CV嘉宾参与出演。

自猫耳FM成立以来,一直作为行业标杆,打造专属的声音内容宇宙。截至2025年,平台收听量破亿的广播剧已有22部,值得一提的是,仅2025年上半年,就产生了5部破亿的作品。
猫耳见证着广播剧行业规模的扩大,也推动着IP、CV在线下与粉丝的链接。2019年,第一届“M声优纪”举办,2025年2月,M声优纪改名十刻想见你。猫耳成立的11年,是广播剧行业剧烈变化的11年,从线上到线下,变得是边界的扩展,场馆场地的升级,演出内容的调优;不变的是对声音文化的追逐与热爱。
2019年,在上海宝山体育场举办的M声优纪,是猫耳FM举办的首届大型线下声优活动,彼时,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中国网络音频用户约为4.9亿。
那一年,广播剧行业蓄势待发,方兴未艾。
在这样的背景下,M声优纪吸引了阅文集团、上海欢乐谷、泡泡玛特、古剑奇谭三、黑鲨游戏手机等超过80家知名品牌参与,同时汇集了首批核心粉丝,顶着人均1000元的票价,5000张门票30秒内售罄。不仅验证了线下声音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奠定了活动的基本模式——通过声音连接情感,构建社群。
基于这样的愿景,M声优纪于2025年再出发。
2025年2月,M声优纪更名为“十刻想见你”,在厦门凤凰体育馆举办,活动邀请50余位国内头部声优(配音演员)、歌手,现场演绎20余部人气广播剧。演出以“声音剧场”为核心,声优和Coser(角色扮演者)现场互动演绎,更进一步用声音把粉丝从线上连接到线下。
这是厦门第一次承接此类活动,也是猫耳走出北上广的第一步。据媒体报道,来自北京的粉丝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动态:“落地厦门的第一站是凤凰体育馆,而不是鼓浪屿!”
到了11月,「猫耳声刻」限定版演出迈向海外,来到澳门。究其原因,猫耳声刻能从一线城市走向新一线,再从大陆走向港澳台,离不开行业规模的扩大与猫耳粉丝用户粘性强,基数大两个因素。

视觉升级,互动升级
本届「猫耳声刻」限定版,除了在地理位置上走出内地,还在此前猫耳声优纪的基础上做出了表现形式上的优化。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剧是一种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组成部分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形式有多种特性,一方面,它无法给观众提供视觉效果,但另一方面,正因为观众无法获得视觉上的直观反馈,所以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样的表现形式搬到舞台上,难免有视觉反馈匮乏的缺陷。
第一届猫耳声优纪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调优,将广播剧和配音演员公之于台前,形成了一种新的舞台形式。同时不同的剧目因地制宜,在配音与肢体动作表演的比重上做出了区别。
有的剧目以配音演员配音为主、辅之以小幅度动作和走位示意。有的剧目则是配音演员尽量还原原作中人物的行动。这样的舞台形式介于话剧和纯声音表演之间,被称之为 “声演剧”,带给了当时的观众新颖的体验。


本届「猫耳声刻」限定版在此前声演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传统广播剧在舞台上的呈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虚拟偶像男团LASER&MANTA也迎来了镭豆豆和塔豆豆的助演,还在演出开场前与粉丝们进行了专属的互动合影TIME。

本次声演较厦门场进行了全面的视觉效果升级焕新,还同时更新升级了演出形式,提高了声演的互动性。更是在最终谢幕全场大合唱时,喷洒了这场专属的漫天纸花。

热爱不变
在锐意求变的同时,猫耳FM作为行业标杆,其核心的不变更为珍贵。这份不变,既体现在对用户的深情,也体现在对行业的责任。
对用户而言,这是一次双向奔赴。这场声演,是为所有热爱声音文化的用户构建的一个短暂而纯粹的“乌托邦”。在这里,因共同热爱而聚集的人们,不仅能拉近与平台、与心仪CV的距离,更能结识彼此,找到归属感。

对于平台而言,坚持举办高规格的线下声演,是其“陪伴”理念的线下延伸。猫耳希望平台所生产的声音内容,不仅能通过耳机在线上温暖用户的独处时光,更能化为可触可感的实体,在线下空间留下深刻的“痕迹”。
在行业层面,猫耳FM“不变”的是其作为开拓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商业化上,有《魔道祖师》等IP的成功珠玉在前。跨界融合上,猫耳FM也做了诸如尝试。比如2021年,猫耳FM与重庆奉节县夔州博物馆合作主办的《三分星野》特展,2024年与杭州国家版本馆合作的广播剧《文润盛世》,2025年与重庆南岸区博物馆合作的广播剧 《守护》,以及正在与西泠印社合作创作的广播剧都在探索声音IP+文旅的结合形式。用声音剧为静态的历史文物和博物馆展览注入叙事和情感,吸引年轻受众。
在行业赋能上,猫耳FM也在用举办配音大赛等方式,为行业挖掘和输送新人。
正因为有了这些探索,有了此前的商业化基础,猫耳FM的用户规模与粘性才能逐年增长。线上破亿的广播剧,线下成为粉丝打卡地的活动大屏,都是猫耳行业领先地位的外显。
何为声刻
盛会终有落幕时,但声音留下的刻痕却历久弥新。
那么,何为「猫耳声刻」?
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声”是瞬间的艺术,如昙花绽放,似流水潺潺,捕捉的是故事与情感最饱满的一刹;“刻”是永恒的载体,是记忆的磐石,是时光流转中无法磨灭的印记。猫耳FM所做的,正是致力于将每一种你曾为之动容、从中获得力量的声音,从虚拟的波长,转化为可奔赴的实体,带到你的身边。
于是,声音那原本抽象的刻度,在一次次的见面中变得无比具象——是CV谢幕时眼角的泪光,是与你击掌时手心的温度,是万人大合唱时震动的胸腔。原来,瞬间和永恒,并非对立。瞬间因其极致的情感冲击而成为永恒,永恒也不过是一群人,在同一个时空里,共同记住了某一种声音,共同守护了某一段记忆。
而所谓刻度,不过是我们在名为时间的洪流中,一次次为爱奔赴、相遇时,在彼此生命里留下的,最温暖的刻痕。

声刻,让每一次奔赴都有意义。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随着澳门站的圆满收官,未来猫耳FM也会持续产出更多优质的声音内容,真正做到“让广播剧流行起来” 。
*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