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热点 › 自媒体困局

自媒体困局

陈说
6 年前热点

摘要:现在的一些自媒体,和传统的自媒体究竟有什么区别?

自媒体困局-锋巢网

在一个我们经常撕来撕去的微信群里,魏武挥忽然冒了一句:“我一直没想明白:现在的一些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究竟有什么区别?”当时我正在开车,于是我专门打了双跳灯,把车停靠在路边,一本正经地说了我的看法。

一

在厦门,和一位当地很有名的自媒体创始人聊天,他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接近600万粉丝。没错,是一个标准的大V。

于是我就问他现在团队多少人了,他说,20个人了。我又问了他每天的工作流程,他回答,开选题会,确定方向,审稿,发布。

毫无疑问,这个号(其实他已经以这个号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公号矩阵)运营得很成功,他本人也非常有头脑,有干劲。这个号(矩阵)正在快速上升的路上,并且已经拿到了投资。

但我总觉得有一点点隐隐的担心:这和传统媒体的区别究竟在哪?

二

区别当然是有的。

传统媒体——这里我再缩小点范围,特指纸媒。纸媒有两个始终挥之不去的成本困扰:纸张和发行。这两个昔日是纸媒建立行业门槛甚至壁垒的东西,如今却成了沉重的包袱。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嘛。

你看,自媒体写一篇稿子,不需要任何纸张成本,也不需要任何渠道费用,点一下“发送”,就推送到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粉丝的手机里。

这是区别吗?是的。但是是本质区别吗?很遗憾,不是。

以新浪、搜狐和网易为代表的新闻门户网站,当初是以第一代“传统媒体挑战者”的面貌出现的。但他们就与传统媒体有本质区别了吗?我并不这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不需要承担纸张成本的传统媒体而已。

难道不是吗?设首页(头版),设各个频道(各个版面),分条线,一切都是传统媒体的那一套——并不是说这样设置是不对的,这也是媒体行业百多年来沉淀出的一套体系。只是想表示没区别。

可能会有人说,他们没有采写队伍啊,都是靠抓取各个传统媒体的稿件集纳啊(这里的版权纠纷今天先不说)。

没错,但他们不是不愿意自己采访,而是相关法规政策不允许他们自己采访而已。如果政策允许,他们分分钟就能迅速组建起庞大的采访记者队伍,和传统媒体一样,分好各自条线、板块,每天开选题会,然后衍生出编前会、采前会……

事实上,各大门户网站早就这么做了。伦敦奥运会,门户网站们多的派出100多人的前方采访队伍,少的也能派出20多个,你说他们都是编辑,到前方去编辑稿件的吗?

当然,这些门户,和传统媒体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因为他们背后有资本的力量,有相对更弹性和灵活(残酷)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更能充满激情地轻装上阵。正是因此,他们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树立起自己的江湖地位,因为他们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第一次完成了“蜕壳”。

三

蜕壳。

顾名思义,就是蜕去并没有什么用处的负担。

可惜的是,门户网站在第一次完成“蜕壳”之后,并没有(或许也注定不能)继续走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没有越来越轻量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把原来蜕下的壳,又一点点穿了上去。现在去有些门户新闻网站里看看,很多地方,和传统纸媒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于是,第二次”蜕壳”革命出现了,这次的代表,就是自媒体人。

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自媒体人的这次“蜕壳”革命更翻天覆地——团队都不用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自媒体的这些收入,养活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养活一家报社或是一本杂志,是远远不够的。

道理肯定没错,但有时候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既然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发布的内容,都可以获得甚至高于你的阅读曝光,那么报纸或杂志现在那么高昂的成本,合理吗?

说一句可能不太客气的话:全国那么多报纸,随便挑一张,砍掉1/3的人,明天报纸是否还能出版?我相信不少同行,会得出肯定的答案。大概还会有些激愤的,说砍掉2/3也行。

这不就成了吗?

想象一下当初的那个年代,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办份报吧!”于是搬来台油印机,就开干了。报纸只有几万人看?很好了好吗!编辑部才几个人?成本才多少?我曾去德国乌尔姆拜访过一家杂志社,他们的读者也就3万人,但他们的团队,算上主编一共4人,一年的营收是100万欧元,日子过得很滋润。

壳,都是我们自己一层一层加上去的。

四

所以又要回到自媒体,回到我隐隐的担忧。

那天,我在群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自媒体公众号,做得很成功,读者认可,广告主也认可,每天的内容发布任务越来越繁重,于是,决定请一个助理。

这无可厚非。一个助理来了,发现还是有点吃力,于是要再请一个助理。一个3人团队就此成立了。

然而广告越来越多,再招一个专门负责对接广告,走合同流程的助理迫在眉睫,OK,4人了。

广告走账越来越多,涉及各种发票和纳税问题,没办法,再请个财务,5人了。

然后这位博主经常要出去参加各种活动,需要一个人订机票酒店啊,参加活动时拎包拍照啊,一个生活助理就出现了。6个人。

6个人的工资奖金发放,薪酬考核,已经成为一个小体系了,再加上团队扩大了,需要增添些凝聚力,第七个人,HR自然而然也要招进来了。(当时说这话的时候,群里一个大佬插了一句:“我们真的在招HR了……”)

内容编辑还是缺人,来个休假生小孩都没人顶替,所以还要找几个B角,于是10个人的额度轻松突破。编辑多了,每天开选题会,需要一个人牵头,主编肯定要设一个了。然后老是出去打不到车,自己开车又不方便看微信或审稿,再用个司机吧。还有,原来这套月租8000的民居太LOW了,换一幢月租3万的独栋别墅吧……

一个团队,从1人扩张到20人,其实是一眨眼的事。

当然,到目前为止,这20个人做的事,放到传统纸媒,可能需要40人甚至更多人才能做,自媒体(其实已经是团队)依旧具有轻量化的优势。

但是谁能保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他们不会同样把“壳”一层层再贴上去?

五

并不是说团队扩张是不对的。

有些事,注定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扩张。但同时一个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是,你的扩张,是不是都是有效或有针对性的。如果成本一直再增加,而你的业务始终没有开拓,那就值得警惕了。

一件人家用100人做的事情,你只要花10个人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那是了不起的。你如果同样也要用100个人,有什么稀奇?

从这一点上说,自媒体确实很难平台化、规模化,但这也是自媒体的魅力所在:小巧、灵活、高度自由化。

不是不能做平台,也不是不能尝试其他方向,但前提是,你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正如那些拿到投资的自媒体,都早已不再是“自媒体”的概念。

但如果用机构媒体的模式——那种你原本要挑战甚至打破的体制机制——继续干自媒体干的活,那就不仅是可怕,更是可悲了。

时代总是向前发展,但往往又会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从任何角度来看,“媒体”永远都是一个好行业,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一批“破壁者”,颠覆传统,创造新的模式。但又往往,在经历了最初的突破和成长之后,又慢慢向出发点倒退。

忽然想到了一首歌。

希望自媒体不要像一首歌的歌名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信贷危局前,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
上一篇
张曼玉和刘嘉玲,情敌二十年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三星Galaxy Z Fold7正式发布:树立Galaxy智能手机新标杆
  • 能者上位VS家族传承,中企接班同城不同路
  • 《朱雀堂》的破壁实验:当“长剧思维”闯入短剧赛道
  • “寡姐+异形大恐龙”不及预期,暑期档后半程要靠国产片了
  • 广汽菲克破产启示录:一个合资时代的落幕与“新汽车时代”的开启
广汽菲克破产启示录:一个合资时代的落幕与“新汽车时代”的开启
科技四少
铂金想复苏,但年轻人不买账
道总有理
玄学热能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良药”吗?
消费最前线
充电宝事故,扯下了电池技术的“遮羞布”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