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行业 ›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

懂懂笔记
4 年前行业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锋巢网

时隔7个多月,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与SPAC公司Altimeter Growth Corp.合并上市的结果揭晓——11月30日特别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后,Grab上市计划尘埃落定。

Grab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计划,最早是在今年4月份传出。而这个东南亚网约车巨头经历了半年多的筹划,总算在2021年11月的最后一天迎来了一路绿灯。尤其对于其背后的软银和淡马锡而言,尽管是SPAC这种“借壳”上市,但也算是在多年的等待后盼来了巨大“钱景”。

上市后的Grab能否逃出亏损泥沼?

据悉Grab将于本周四(12月2日)登陆美股。美国当地时间周四上午9点至9点半(北京时间晚上22点~22:30),Grab将在纳斯达克举行开市仪式,然后“敲响交易的锣声”。

如一切顺利,这笔价值近400亿美元的上市动作将成为全球最大的SPAC交易,软银重金押注的Grab将获得约45亿美元的现金,另外还包括40亿美元的PIPE( 上市后私募投资),参与者将包括贝莱德、富达、T. Rowe Price、摩根士丹利的Counterpoint Global基金、新加坡主权基金管理公司及淡马锡等机构。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锋巢网

Grab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Hooi Ling Tan(陈慧玲) 来自马来西亚,她在哈佛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后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Anthony Tan(陈炳耀),到公司创立时,后者的身份是CEO(兼联合创始人)。

2012 年 6 月业务上线之初,Grab追随的榜样是Uber,即在新加坡当地提供网约出租车业务,随后在多次融资、并购之后,其开始陆续涉猎外卖送餐和移动支付,以各种超级应用模式在东南亚的八个国家不断扩展业务边界。

8年多的时间,Grab从一个小小的网约车平台到覆盖快递、外卖和金融服务在内的广泛服务,再到成功上市,两位年轻创始人的背后,最大的推动者是软银(愿景基金)和淡马锡(资本)。

当然,这次SPAC合并交易之后两者的回报也会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先不说背后投资方的收益,仅从网约车、外卖配送等业务板块来看,这家企业仍然在亏损的泥沼中挣扎。资料显示,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Q3季度,Grab的净亏损为9.8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6.21亿美元。该公司的业绩和经营状况将受到密切关注,并将被视为其他东南亚科技公司的估值基准。

实际上,对于这次“借壳上市”,Grab已经是势在必行,毕竟投资方的“余粮”也有限,持续的补贴和烧钱已经造成了Q3高达9.8亿美元的亏损,上市之后获得的资金支持,将会让Grab有了续命的资本和源泉。

早在2017年,其在东南亚的竞争对手Sea Limited于10月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时隔四年Grab才跟上了竞对的步伐。据悉,另一家老对手GoTo(来自印尼的网约车创企)也将于2022年初上市,目前仍在进行IPO前的融资。

据悉,在SPAC之后,Grab的首席执行官陈炳耀在2.2%的股权中获得了60.4%的投票权。同时,陈惠玲和公司总裁Ming Maa的投票权也将由Anthony Tan持有。

相比之下,Grab的最大股东软银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将拥有18.6%的股份,并拥有7.6%的投票权。这样的结果,对于软银和公司创始团队而言都是乐于接受的结果。至于另一位股东Uber,所持股份已削减至16.6%,在Grab完成上市后将降至14.3%。

被幸运之神呵护的网约车创企

回看一下其创业过程,两位创始人算是相当的幸运,同时也与投资方(软银和淡马锡)相处得较为愉快。

2014年,即创立后的第二年,这家创企进入印尼市场,与当地最大的网约车平台Gojek展开竞争。2014年4月,该公司从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Temasek)的Vertex Ventures获得了第一笔500万美元的机构投资。不久之后,Grab将总部搬到了新加坡。2017年初,Grab进入缅甸和柬埔寨市场,同时Grab开始进军金融科技领域,在2017年秋季推出了GrabPay钱包,并在次年成立了Grab金融集团。

只是在不断的扩张中,其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时候,软银和Uber对这家新加坡创企产生了“兴趣”。2017年开始,已经耕耘东南亚市场良久的Uber似乎对市场失去了信心。毕竟从2013年进入多地网约车市场后,基本上都是在赔钱赚吆喝。于是乎,2018年三月Uber对外宣布将退出东南亚市场,并把该地区所有业务出售给了Grab。

除了新加坡,Uber同时计划退出的市场还包括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缅甸以及柬埔寨。同年5月7日,Uber首先退出新加坡市场,其在东南亚的网约车和UberEats业务全部归属新晋独角兽Grab,Uber则以此换取了后者27.5%的股份。

在拥有近6.5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这笔交易打破了当时的记录,成为该地区网约车行业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并购案。

在当时的这笔交易中,软银、Uber都不是输家。其中,软银是后面这大家网约车平台的股东,Grab在2018年最大的一笔(约25亿美元)融资,也是软银领投。经过软银的多次加持,接下Uber业务的Grab当时的估值已经达60亿美元;而对于Uber来说,虽然退出了东南亚市场,但拥有Grab 27.5%的股份,意味着之前在整个市场近7亿美元的投入,已经换回了近17亿美元的股权。至于Grab,更应该心满意足,因为有了继续烧钱的资本。

为了在东南亚市场与Grab和另一家印尼初创公司Go-Jek对抗,Uber此前每年要投入约2亿美元资金。随着Uber撤出,Grab接管了其外卖业务UberEats,并于同年5月推出了Grab food。此时的Grab已经坐到了东南亚网约车行业头把交椅上,此举同时也给对手Go-Jek带来了不小压力。

到了2019年初,在东南亚市场Grab的业务已经覆盖了190多个城市,远超Uber和Go-Jek的市场总和。尽管Go-Jek的背后投资方包括谷歌和腾讯,但是也没能压制住Grab的爆发式增长。

到了2020年12月,Grab通过与当地电信巨头Singtel的合作,在新加坡获得了数字银行牌照。Grab持有合资企业60%的股份,该公司随后在马来西亚申请了数字银行牌照,并与合作伙伴Emtek集团(Emtek Group)一起与印尼当地的银行展开和各种合作。

东南亚创业市场的一记“响锣”

Grab此番能够顺利上市,也对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创业市场带来了一股难得的活力。近一年来,东南亚的创业生态环境开始逐渐爆发,今年东南亚地区的独角兽公司数量已跃升至20多家,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锋巢网

不过,在Sea Limited于2017年上市后,当地创业领域并没有迎来更多的高潮。而Grab引领了这波SPAC上市热浪,后续将会带来GoTo的跟进,以及印尼的Kredivo和新加坡的Property Guru等多家东南亚创业企业的追随——是的,这些企业大多都在争取明年通过纽交所的SPAC方式上市。另外东南亚地区相当活跃的电商物流创企Ninja Van,以及二手车交易平台Carro等公司,也表示有兴趣在未来一至两年通过类似方式上市。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SPAC模式(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与传统意义上的买壳上市不同,SPAC是自己造壳,即投资方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和资产),成立后的公司将用于投资并购正打算上市的目标企业。目标公司则会通过和已经上市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 。

上面提到的这几家东南亚互联网创业企业,基本上都堪称独角兽(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尽管算是东南亚地区科技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但Grab上市之际,今年上半年的SPAC热潮已基本消退。换言之,美国股市对于对企业通过SPAC上市的可行性(合法性)质疑,正在逐渐扩大。

东南亚网约车巨头上市,软银和Uber也成了赢家?-锋巢网

去年在纳斯达克先后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新能源车企Nikola(重型卡车制造商)和 Lordstown Motors(新能源车汽车企业),都在今年饱受第三方机构的质疑。

Nikola上市后,这种SPAC的合并交易似乎为更多新能源车初创公司开启了快速融资的样板。这种不需要拥有实际产品和收入就能获得大笔融资的上市方式,还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追捧。上市后Nikola的股价被热炒,其市值也一度超过300亿美元,让通用和福特等传统汽车行业巨头为之侧目。但是随着权威机构对其财务及经营状况曝光,很多虚假信息也公之于众,Nikola的创始人随即离职,公司股价也跌落谷底。

显然,这种局面也给未来采用同样方式登陆资本市场的Grab和GoTo等东南亚互联网创企带来了阴影。

当然,对于Grab这家东南亚的网约车+外卖+闪送+线上支付“小巨头”而言,上市终究是攀登到了一个“制高点”,至于接下来如何在东南亚互联网市场演绎更多精彩的创业故事,不妨留给时间、资本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拼多多,将农业进行到底……
上一篇
快手电商“好物联盟”升级“快分销:,让有质量的生意更好做
下一篇

请登录以参与评论

现在登录
暂无评论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近期文章
  •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官方承诺为安全兜底
  • 全新C11焕新登场,以六维进阶重塑中型SUV价值标杆
  • 三星Galaxy Z Fold7正式发布:树立Galaxy智能手机新标杆
  • 能者上位VS家族传承,中企接班同城不同路
  • 《朱雀堂》的破壁实验:当“长剧思维”闯入短剧赛道
广汽菲克破产启示录:一个合资时代的落幕与“新汽车时代”的开启
科技四少
铂金想复苏,但年轻人不买账
道总有理
玄学热能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良药”吗?
消费最前线
充电宝事故,扯下了电池技术的“遮羞布”
道总有理
  • 0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懂懂笔记
冷眼旁观,麻辣点评,深入分析,帮助你用新的视角了解快速变化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