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巢网 锋巢网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行业 ›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道总有理
1 小时前行业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锋巢网

最近,年轻人流行起在小红书上找工作,同时,平台与各大企业也主动“迎合”起这一潮流。

数据显示,今年小红书上秋招相关的笔记发布数超过了205.2万,较去年几乎翻倍。2025年有10225家企业入驻小红书招聘,京东、米哈游、花西子……已经有不少知名企业,通过小红书校招季的活动面试了多位候选人。

用户这边,有高达640w+职场前辈在小红书分享校招经验&实用tips。

其中「岗位解读」相关笔记超107900篇,「简历修改」相关笔记超157800篇,「面试技巧」相关笔记超480400篇,「秋招心态」相关笔记超1261篇。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1222万,这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中,无疑是个巨大而尴尬的数字,前路未知的年轻人不断涌入小红书求“经验”。据悉,当前小红书上已经有3000多个校招交流群,有6.8W个专属内推码被使用。

教过年轻人穿搭、化妆、旅游的小红书,正将目光对准年轻人的职场。然而,互联网招聘行业发展至今,小红书能否取代boss直聘、五八同城、智联招聘……为迷茫的年轻一代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一切还未可知。

小红书为什么要当“HR”?

从平台基础盘来看,小红书已具备切入招聘赛道的“先天条件”。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内容分享者超1亿,搜索渗透率达70%。平台用户呈现显著的年轻化:00后占比35%,95后合计占比50%。同时,还有一份报告显示,在小红书六大人群标签中,Z世代和都市白领占据两席。

这恰好覆盖了当前职场主要的活跃圈层,Z 世代正值毕业求职、初入职场的关键阶段,都市白领则存在职业晋升、跳槽转型的需求,换句话说,小红书的用户群与招聘业务的目标受众不谋而合。

再看小红书做招聘的目的。

首先,从用户价值出发,这一举动能满足平台内用户自然衍生的职场需求。

脉脉数据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5-30 岁年轻人已成为职场压力敏感群体,早在2020 年,职场人平均压力值就达 6.9,创下近两年峰值。这些人存在许多求职讨论的需求:岗位信息、情绪疏导、求职经验的交流、职场困惑的解答……小红书的社区生态能承接这类需求。

其次,可以挖掘平台商业化的新路径。

作为内容平台,小红书主要的变现方式是广告和电商,而这两大业务双双面临压力。据悉,2024年小红书的电商GMV增速已降至15%,远低于2023年的32%。同时,单一的广告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65%跃升至72%。

更有意思的是,抖音等内容平台也开始切入“种草”和本地生活服务,并加强了图文内容的推广。眼看自己的基本盘都被冲击,小红书急需再找一个变现业务,或许,招聘行业的潜力值得考虑。

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在线招聘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百亿,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能达到15%。企业岗位发布、简历下载、定制化猎头服务……这些业务喂养了不少招聘企业,典型的例子是BOSS直聘。

这两年的就业环境一言难尽,但BOSS直聘2024年全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增长23.6%;第四季度营收18.24亿元,同比上涨15.4%。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十二个月内,公司付费企业客户数达到610万,同比上涨17.3%。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上涨42.6%。

去年BOSS直聘的全年均月活达到了5300万,同比增长了25.3%。

对小红书而言,入局招聘并非简单的业务拓展,而是一种可观的流量变现。这一变现方式既能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又能借助招聘行业的高盈利性,实现商业化,进一步调动平台用户活跃度。

只不过,小红书招聘成也内容基因,败也内容基因。

事实上,小红书招聘更适用于通用型、兴趣驱动型的岗位,或具有特定圈层属性(如海外招聘)的职位。对于高精尖技术岗或需要复杂专业背景的职位,传统招聘平台和猎头可能仍是更高效的渠道。

但是,从当前招聘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高精尖技术人才与具备复杂专业背景的人才,兴许才是企业需求最集中的群体。AI的出现,大幅度削弱了通用型岗位的需求,而写作、绘画、设计乃至剪辑这类撑起年轻人兴趣就业的岗位,更是首当其冲。

“证券时报”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数字孪生工程师的需求增长30%以上。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领域将新增更多高薪岗位。《新就业形态下中国新职业青年发展报告》也表示,未来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加强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

另外,内容平台还面临信任与安全的短板。用户常主动发布校招经验、职场日常等内容,其中隐含的求职进度、目标行业、毕业院校等信息很容易被他人获取。比如号称 1.2 亿职场人都在用的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一度成了“杀猪盘”的精准信息来源地。

总而言之,小红书想当年轻人的“HR”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年轻人真能在小红书上找到工作吗?

不可否认,这届年轻人对在小红书找工作很是热情。秋招收官后,平台披露的一组组数据足以佐证。习惯在小红书被 “真实种草”的用户群体,不仅不排斥在内容社交平台上找工作,甚至带着“找同频职场”的期待格外捧场。

这份接纳,是小红书的生态与年轻人求职需求的天然契合。

他们早已在这个平台完成了经验获取的行为惯性:从考研备考的笔记整理,到租房避坑的细节分享,再到初入职场的心态调节,“熟人式分享” 的信任基础早已扎根。当然,在热情背后,也是年轻人对求职安全感的迫切渴求。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一则调研数据显示,68%的求职者明确表示企业在招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美化行为,包括模糊化描述加班强度、夸大福利待遇或回避潜在的管理问题。这意味着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更注重反向背调公司、打听公司背景、求助前辈经验。

智联招聘最新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高达61.7%的“00后”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前会系统调查企业背景。他们通过天眼查核查企业经营风险,在脉脉、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员工匿名评价,甚至通过实习亲身体验企业文化。

小红书在入局招聘赛道时“贴心”地放大了这一点,联合一些招聘企业在平台主动展示自己。

例如,京东就在小红书碎片化地铺设企业令人心动的信息点:占地127w平方米的职场面积、618等热点活动、明星到访、星级餐厅入驻、员工班车、up主探访、涨薪福利、无息贷款……这些都成为京东“职场种草”的素材。

可问题随之而来:这份在小红书上燃起的希望,真能帮这届年轻人顺利找到工作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清全球就业市场的大背景。

“任仕达”调研全球1.26亿份招聘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初级职位招聘量已下滑29个百分点。超过半数(54%)的Z世代正在积极求职,仅有11%计划长期留任现有岗位。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锋巢网

而岗位供需的错配更显尖锐。

一边是大企业对 AI 训练师、工业软件工程师等高端人才的渴求,同时,中小企业招工不易,《2023年中国中小企业招聘现状白皮书》就显示,63%的中小企业表示“招聘难度加大”。

另外一边则是近半数 Z 世代从事着与理想相去甚远的工作。

令人唏嘘的是,还有高达40%的Z世代表示其个人背景,阻碍了他们追求理想事业。这一比例几乎是上一辈婴儿潮一代(24%)的两倍。越来越多的Z世代人才感到自己被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或家庭责任等因素所束缚。

这些无形的桎梏,正一点点消磨着他们初入职场时的壮志,让“在小红书是否能找到好工作”的期待,变得越来越沉重。当然,在困局之外,还有一群年轻人在小红书上重构起自己的职场坐标系。

比如“国际打工人”。

他们不再局限于国内岗位的竞争,而是将目光投向全球:在澳洲樱桃厂分拣当季鲜果,在迪拜写字楼对接跨境业务,在埃塞俄比亚的手机卖场开拓市场,甚至在东南亚的电商仓库管理跨境物流。

数据显示,小红书“出国打工”的话题度就高达3.2亿浏览量,相关笔记从签证攻略到薪资避坑,形成了完整的经验分享链条,这也符合平台的圈层气氛。更关键的是,这种选择并非盲目冒险,而是与时代形成了一定的呼应:

2025三季度中企出海职位同比增长34.19%,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38.41%。电商行业新发职位量占比最高,为13.13%,智能制造、短视频、游戏及新能源汽车……也成了出海相关招聘需求旺盛的行业。

或许,还想继续努力的年轻人真能在小红书上找到工作,这场“全球求职热”中,藏着一部分年轻人突破局限的勇气。

内容平台,想“挽救”职场?

当代年轻人求职,已经成了一个压力山大的现实抉择。

数据显示,小红书上以“离职”为关键词搜索,笔记数量高达136w+,在微博上以“离职”为关键词搜索,话题近50个。当年轻人在内容平台上抱团吐槽加班文化、求助离职维权,一出出招聘闹剧开始上演:

最近一段时间,南昌大学秋招会上那张引发热议的女主播招聘海报,终以企业撤场、校方致歉收尾。事实上,这并未个例,重庆一所大学的毕业生表示:“在前不久刚参加过的一场校园招聘双选会上,发现大约有10多家企业在招聘网络主播、唱跳艺人等职位。”

大概在2019年前后,“全民网红梦”在年轻人之间不断发酵,彼时直播行业正处红利期,光鲜的镜头形象、灵活的工作模式与潜在的高收入,让主播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理想职业标杆。

但短短几年间,风向已然逆转,如今主播行业不再是梦想的孵化器,更像是就业压力下的“避风港”。《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

更重要的是,这一行业的学历要求正逐渐从低要求过渡到主流求职人群。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早在前两年,直播岗位工作经验要求为“经验不限”“学历不限”的占比下降,其中“经验不限”占比从2020年第三季度的79.84%下降至73.31%。

到2025年,直播行业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承接“大盘”。智联招聘发布《2025年三季度人才市场热点快报》显示,新媒体/社交网络行业三季度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8.9%。从招聘职业看,主播以41.3%的职位数占比位居首位。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锋巢网

但年轻人想当主播吗?走过2019年以后的辉煌,这一行业早已与“光鲜”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剩下的满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内卷与艰辛。据悉,当前有八成以上职业网络主播平均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

当年轻人的求职焦虑与职场诉求在各大社交平台持续沸腾,小红书、抖音、快手……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变现机会。其实在小红书之前,抖音、快手都曾入局过招聘赛道,似乎所有内容社交平台都想借助自身的圈层渗透力打破传统招聘。

早在2022年1月,快手推出蓝领招聘平台“快招工”,之后升级为“快聘”。据其2023年财报,全年快聘直播场次总数近550万场。同时在2022年9月,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上线直播间投收简历功能,后与抖音打通,在直播间可以直接挂载岗位链接。

只不过,细分来看,小红书聚焦Z 世代应届生与都市白领;抖音覆盖技术型人才与泛职场人群;快手服务蓝领与下沉市场年轻人……内容平台发力招聘,能挽救光怪陆离的当代职场吗?

在技能与机会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之前,小红书们只能充当一面镜子,照出真实的就业市场。

道总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蚂蚁集团的AI医疗豪赌:长征刚起步,考验正开始
上一篇
冠军再进化!第五代瑞虎8正式上市,限时抢鲜价9.29万元起
下一篇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文章
  • 10.98万起,欧拉5开启预售,以时尚精品之姿定义Z世代严选车
  • 冠军再进化!第五代瑞虎8正式上市,限时抢鲜价9.29万元起
  •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 蚂蚁集团的AI医疗豪赌:长征刚起步,考验正开始
  • 金融科技,AI的“正反馈飞轮”
追觅的“梦想”实在太多了
道总有理
山姆想变革,首先要学会抛弃“中产优越感”
消费最前线
传统医院纷纷下场,医美行业迎来“巨变”
消费最前线
事关下一代的儿童绘本,到底需不需要AI创作?
道总有理
  • 0
锋巢网 | 次世代生活科技

原创优质独特互联网内容,体验国内外科技前沿产品。持续追踪报道互联网领域:探索AI、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科技数码、智能家电、游戏、文娱、时尚、元宇宙等《 声明:*网站自媒体投稿文章及图片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不代表锋巢网立场,相关法律责任由其自媒体归属者本人承担》

联系邮箱
ponews@sina.com
友情链接
环球科技网 观耘网 方向对了 环球网科技 亚设网 中文科技资讯 万维家电网 AI机器人 至顶网 极果网 第一家电网 牛华网 钉科技 TechWeb 一鸣网 环球家电网 智能公会 太火鸟 电科技 智电网
Copyright © 2017-2025 锋巢网.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ICP备15027663号-1
  • 行业
    • 手机
    • 文娱
    • 手表
    • 金融
    • 元宇宙
    • 区块链
    • 人工智能
    • 数码家电
  • 科技PRO
    • 火测
    • 直播
    • 科技PLAY
  • 汽车
  • 游戏
  • 视觉
  • 潮流
  • 辣评
  • 展会
    • # IFA
    • # CES
    • # AWE
    • # ChinaJoy
    • # 国际车展
    • # 世界机器人大会
# 苹果 # # 三星 # # 华为 # # 小米 # # 谷歌 #
道总有理
互联网热点与商业趋势观察家,专业有趣的不像自媒体。曾用名「歪道道」,现已更名为「道总有理 」。